红色印记
本书梳理了100名院士珍贵的入党材料,回顾老一辈和新一代科学家的入党心声,回望杰出院士党员的奋斗历程,回眸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理想,讲述了他们面对民族危亡挺身而出、为国为民奉献一生,扎根基层、甘坐冷板凳,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动人事迹,从而展现自信自强、勇攀高峰、蓬勃向上的中国科技力量。本书生动诠释
本书收录了几十位革命者的口述,分为新中国成立、北平解放、淮海战役胜利、渡江战役胜利等七个主题。西柏坡纪念馆组织专门小组,深入到当事人家中,寻访第一手鲜活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公开向社会征集、搜集公开发表过的有关西柏坡时期的口述历史文章,以进一步丰富本书的历史内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独到的
本书是为纪念《为人民服务》一文发表80周年而编写出版。全书以中华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弘扬传统中国民本思想为逻辑起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思想性,通过九个篇章系统阐述了“人民至上”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实践探索,真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
本书集中讲述粉碎“四人帮”后,北京市委按照中央要求,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及其补课,兴起致富大讨论、怎样看待“冒尖”讨论等思想解放历程;为天安门事件、“彭真、刘仁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三家村反革命集团”等冤假错案平反,以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等全面拨乱反正的情况。为
本书集中讲述北京在城乡改革方面的突破创新。昌平、大兴等县陆续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海淀区四季青乡、房山区窦店村等乡村采取统一经营、专业承包、包干分配方式,既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发挥了集约经营优势;社队企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行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府和乡村行政建置,
本书集中讲述北京对外开放的艰难起步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吸收和利用外资,筹建和诞生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合资饭店建国饭店、全国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北汽等。发展对外贸易,成立一批工贸公司,试办一批境外企业,有组织地开展出国考察,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出国进修培训,文化、教
本书集中讲述北京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新突破、新成就。科技方面,以陈春先、纪世瀛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率先打破“铁饭碗”,开办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涌现出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为中关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教育方面,逐步建立起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创办走读制大学分校,建立职业高中、发展职业教育
本书集中呈现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新风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大批住宅及道路、交通、供排水等骨干工程,努力改善城市面貌。开展群众性治脏、治乱、治差和美化、绿化、净化环境工作,率先实行门前三包,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学雷锋、树新风,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加
本书分上下册,从党史中选取了100个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叙述,根据历史发展脉络,运用翔实的史料,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全面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回顾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展示了百余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书图片来自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