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从科学、艺术、伦理三方面重构尼采。不仅回应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尼采与自然主义尼采与达尔文主义的争论,还梳理了尼采与超人类主义运动尼采与德性伦理学运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无论尼采探讨的是狄奥尼索斯与阿罗波荷马与赫西俄德,还是物理学、生理学和进化论,他都没有放弃对人类文明、生命未来的探寻与思索。
本书以巴塔耶哲学思想研究为依托,对后现代哲学的范式和路径进行探析,特别是对拆解辩证法的异质学、超越理性思辨的内在经验等进行了深入述评。本书秉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聚焦现代性问题,在开阔、透彻、务实的思路中把握后现代哲学,探讨其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多彩表现,阐明其理论缺陷和在拓展思维空间、建构精神世界等方面的启发意义,并结合
本书聚焦于柏拉图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柏拉图(Plato)之所以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并不仅是因为他有如此多的著述,或者是他的许多思想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还因为他写作的方式。作为一位作家,他的创作魅力体现在其众多经典对话所反映出的巨大艺术造诣,以及其
本书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小镇耶拿成了德意志知识生活和知识精英的据点。歌德、谢林、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等汇聚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思想家社区,不仅探讨科学、形而上学问题,还探讨政治和人文问题。他们不仅质疑社会传统,还决定重新思考当时的世界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对推进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德国哲学》为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现任主编为邓晓
本书是西塞罗伦理学代表作,与《学园派之书》《论诸神的本性》《图库兰辩》《论神谕》《论命运》等构成其哲学“百科”写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公元前46年秋西塞罗因与凯撒政见不合返回罗马,从官场退隐。公元前45年春爱女图莉亚(Tullia)的死亡给西塞罗带来沉重的打击,西塞罗把自己关闭于乡间别墅,决心把希腊思想财富译介给罗马公众,
《廷臣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的名著。这是一部“欧洲级的”伟大著作,意大利文学史上罕见的珍品,它的命运同西方文化史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而且是在现代国家及其心脏(宫廷)的形成阶段,参与了西方文化的形式、典范及其公众形象的形成。该书向世人描绘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历史、文化场景。既是对话文体的一部
为什么要收录这些几乎长达二十年的访谈文字?有时候,一些发声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仍然是战争的一部分,或是已经和解。诚然,哲学与对时代的愤怒分不开,但哲学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宁。哲学不是一种强权。宗教、国家、资本主义、科学、法律、舆论、电视,这些都是强权,但哲学不是。哲学内部会有大的斗争(观念论与实在
从1689年光荣革命胜利到1704年逝世,约翰·洛克(JohnLocke)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写作了《宗教宽容书简》(LettersconcerningToleration)。《宗教宽容书简》是洛克对宽容思想系统、全面的叙述,可以说是宗教思想、哲学争论、政治理论和历史研究的经典文本。本书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背景和欧洲1
本书是了解西方哲学的简明读本,以故事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尼采、卢梭、柏拉图等10位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在深入了解他们生平经历的同时,感受他们在追寻价值与意义之路上的挫折与坚韧、孤独与慰藉、迷茫与豁然。哲学不仅仅是高深的思想,更是让你生活变好的方式。打开本书,与西方2000年来蕞优秀的灵魂对话,用哲学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