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国家京剧院的首任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国家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共同举办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展,旨在将他不朽的艺术精神发扬光大,秉承先贤之志,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为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本书稿为该展览的配套画册,画册主编周庆富。本书内容分为一代宗师、文
本书呈现吴昌硕的艺术成就,以吴昌硕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通过对其绘画、书法、篆刻、诗文等方面的剖析,使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书稿约27万字,是目前对周贻白戏剧史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作者聚焦周贻白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架构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重点选择了1936年至1949年戏剧史学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周贻白治中国戏剧史的三种观念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论述,并对周贻白的戏剧史研究形态进行了概括,以及从艺术形式角度考察周贻白的戏剧史学研究。
宗璞,1928年生,祖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翻译等方面颇有成就,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先后担任《文艺报》国际组组长、《世界文学》评论组组长以及《女作家》《小说选刊》《散文世界》编委,被列入国际作家名人录。宗璞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作家,其作品曾获得全国首届
本书是丽水市档案局吴利明老师为革命英烈刘英所作的传记。作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浙江最后一位省委书记,刘英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及邻近游击区域,重建浙江革命基业,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建立支撑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读者通过阅读走进、了解这位为革命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既能传承红色基因,也能增强的爱国情怀
本书是“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之一种。非遗传承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本书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何福礼。书中附有传承人个人年表、文献图录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丛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存续状况、传承保护等方面叙述项目的基本概况
本书是“浙大中文大先生”丛书之一,是词学家夏承焘的学记。夏承焘先生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词学家之一,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的一系列词学研究著作,成为词学史上的丰碑。“一代词宗”“词学宗师”的称誉,确立了他在当代词坛的崇高地位。夏承焘先生20世纪30年代起任教于之江大学,后来成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坐镇东南,主持词
为了探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发展的成功密码,传承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计科精神,不断凝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计算机学院自2021年以来,以迎接校庆七十周年宣传办学成果之机,开展以“计科先锋”事迹宣传为主的“解码计科”行动,从老师、学生、校友、组织、项目五个方面,按照计科育人先锋、计科校友先锋、计科励志先锋、
本书收录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年度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以生动文字和照片展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凝聚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磅礴力量。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时代楷模2人、央企楷模2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9人、首都最美志愿者1人、国网楷模20人、国网楷模提名奖9人,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品格,生动
本书深情记录了中国电科院建院以来荣获部级及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荣誉获得者,以及中国电科院的十大标兵、劳动模范、电力工匠、专业工匠的辉煌历程与卓越贡献。书中所述,劳模工匠风采尽显。无论是在科研的殿堂里勇攀高峰,还是在生产现场精益求精;无论是在管理的岗位上运筹帷幄,还是在服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他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