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留守女性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所涉及历史的多面向性,至今仍有许多与留守女性相关的历史未得到探究与建构。同时,有关她们的生命历程与历史经验也未得到进一步的反思与总结。本书在多种研究资料及有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学与社会性别研究方法,考察20世纪上半叶,在跨国迁移与中国社会变迁之下福建侨乡留守女性的生命史。探寻20世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所开创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期刊式的论文集,旨在扩大海内外宋史学界的学术交流。长期以来,《宋史研究论丛》受到了海内外宋史学界的欢迎与肯定。自2003年11月出版的第五辑开始,《宋史研究论丛》的组稿范围扩大到了海内外宋史学界。本
科举制不仅对从隋唐至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学等各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科举学以科举制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也是一门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专学,与中国一千三百年间大部分知名人物、大部分书籍
本书聚焦16个锁钥之地,这些地方曾在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了国故兴衰、王朝命运。从先秦殷都城外的牧野、西汉反击匈奴的河西走廊、南宋抗击元朝的襄阳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门户,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铭刻了血火交融的过往。作者以发生在其中的16场战争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地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数据,立体地还原了中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本书为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系列第30册(公元907-935年),主要讲述后梁和后唐两朝历史。公元907年,梁王朱温废唐哀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本书聚焦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这段历史。这六年间,中国国内由动荡纷争到团结御侮,日本由侵占中国东三省走向全面侵华,美、英、苏等西方大国的对华对日政策不断调整。作者对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线索、历史事件与人物做了分镜式描述,从一个更加全面、更为系统的视角,展现了那场恢弘壮阔的全民族抗战到底是如何打
中国人有一种蚂蚁经营的精神,即使是难民,也会挣扎图存。陈存仁 打开《抗战时代生活史》,我们看到的不是宏大的英雄传奇,而是一位普通医生在沦陷区提心吊胆的日常。 作者陈存仁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下抗战期间上海的社会生态与民众生存图景,将我们带回19371945年的上海街头:战事爆发后仓皇奔逃的难民、曾经繁华的闹市突落炸弹、沦陷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主编,共计收录36篇论文,作者多为秦汉史学界的中青年骨干力量,来自于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渤海大学、中国公安大学、首都
该书为山东省级研究项目《齐国女性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影响》(2016YZ101)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齐国女性参政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补充了先秦妇女研究,特别是在齐国妇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开拓。本书研究古代齐国女性参政现象,揭示齐国女性作为经济活动主
《刘尚书(秉璋)奏议校证》八卷,附录一卷,长洲朱孔彰编,光绪三十四年江宁刻本,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正文凡202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全书真实地纪录了刘秉璋任江西、浙江巡抚、四川总督期间在稳定海疆、察吏安民、发展生产、兴办实业、奖励农桑、捐资助赈、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