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老子的生活足迹,走进老子的一生。放牛的老子,观察自然的老子,少年求学的老子,做守藏室史的老子,和孔子会面的老子,著述《道德经》的老子……生活与交游中,传递着他关于人生世事的思考,对天地自然的剖析与领悟,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尊重。全书微言大义,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从幼时随孟母三迁至老年著述讲学,孟子的人生经历,丰富而磅礴,与母亲的日常生活,厚实了他求知的信念,游历各国的言行与论争,坚定了他治国的理想。置身于画中孟子的身旁观其色,听其言,察其行,可体味到“亚圣”昂扬奋进的人生姿态,感受他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
从总角小儿到弱冠青年,从中年奔波再到老年修书,那些寻常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和亲情瞬间,那些历尽困难仍执着求索的周游故事。孔子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容貌风韵,跃然纸上。画家沿着孔子的足迹辗转追寻,描绘出更接近真实的孔子形象。让人们以一种更加亲切的方式走进孔子的世界。
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之一。不读《道德经》,我们无法完整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本书是“国风新绘”系列中的一种,每章均配有多幅与文字紧密结合、互训互映的传统工笔风致的手绘插图,以表现老子的言外之音、象外之旨。每章设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关键句例解五个基本板块。原文以王弼本、河上本、傅奕与考古发现
本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教授启笛的书法作品,作者用自己独创的字体书写了《大学》《中庸》全文和译注,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审定,内容非常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提升自我修养和书法水平学习使用,是作者多本国学经典手抄本系列之一,体现了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书法艺术推广和国学经典推广的文化情怀
本书精选《庄子》原文26篇进行注解和翻译,分为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内篇为三字篇名的12篇,外篇为两字篇名的14篇。作者倾力于庄子研究三十多年,广泛吸收诸家研究成果,也在考据、补佚、校正、断句、注解等方面多有自己的独特创见,尤其在译文的流畅、优美上颇见功力。本书特色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厘正篇目,努力恢复崔譔、向秀所本的战国
《孔子家语》和《颜氏家训》是古人对于“家教”的诸多著述中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称道的两部著作。《孔子家语》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思想,生动塑造了孔子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著名文学家颜之推结合自身经历、处世哲学所写成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本书节选其中
《孟子》一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其余三部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亚圣”,他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倡导“人性本善”本书收录了孟子对弟子的言传教导、关于治国理政的策略思想等内容,分为梁惠王篇、公孙丑篇、滕文公篇等,共计七章,并进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为庄子的代表作品,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它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书选录了《庄子》中的经典篇目,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辅以精美的古版插画,在立体呈现经典著作的同时,助力孩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成书于战国中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