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古丽逸江南、山清水秀,吸引了历代思想大家、文人墨客前来游历论学,留下无数精彩华章。为了传承和弘扬浙江历史文化,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浙江电视合新阳频道强强联合,自2018年1月,正式推出文化专栏《文化浙江·大讲堂》,通过电视合、网络联播,多渠道分发,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听众和网友。本书稿
近些年的研学旅行,丰富了旅行的意义,也将学术文化注入旅行之中,为城市的解读带来新的研究视角,本书以研学的方式解读宁波这座城,读者将通过亲自访谈、调查、踩点等方式,让宁波的历史、文化、名人等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本书力求将理论知识与研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研学活动来了解宁波,读懂宁波。第一,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抓其基础性,以
《学服斋笔记》是岭南学者黄任恒的笔记体著作。黄任恒,生于光绪二年(1876),卒于1953年,生平跨三个时代。世居广州河南,出身富商家庭,他一生布衣,唯以藏书、读书、著书自娱,不问世事、勤于著述,所编《番禺河南小志》尤具地方史志特色。《学服斋笔记》是一本古典的学术笔记,充分体现了黄任恒不仅是一个广东文献专家,还是一个传
《河朔访古记》是元代学者廼贤(又作乃贤)撰写的一部记录、考察华北地区历史、古迹的著作。原书已佚,今本系乾隆时期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收入《四库全书》(现存有文溯阁、文津阁、文渊阁三种抄本)。此后刊本有《真意堂丛书》本、待学楼本、《完诚山阁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等,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文澜阁《四库全书》本。今传各本,均
《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第十一辑)》是宁夏师范大学区域历史文化研究院组织编纂的学术论集,收录论文20余篇,立足地方区域文化,以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为宗旨,聚焦于地方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历史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等。本辑内容涵盖了区域历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研究文献研究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文学等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全书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详细介绍洛阳城中的景观,其间详述相关的名人轶事和奇谈异闻。本书在对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北魏历史背景的补充,对书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加以补充,亦可视为一部简明的北魏末年史。文末特地增加附录,为读者详解
这是一本志书,是在对1931年版《简阳县续志》进行整理、点校和简化的基础上编写而成。1931年版《简阳县续志》,记录了当时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例如职官、宦迹、文苑、公所、法团、道路修筑、邮电开办、市场设立、诗文存续情况,等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书编者按照《古籍点校通
该书为地方综合志书。该书记述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裴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志书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厚重、优势独特明显、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舒适怡人的裴城镇,是人们认识、研究该地不可或缺的地情文献资料。该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该书为地方旧志点校类图书。阳春市是广东省阳江市所属县级市,共有万历、康熙等时期旧志5种。古代方志上下纵贯数千年,囊括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是阳春市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所藏版本为底本,主要对5种旧志进行重新录入标点,整理人选为华南师大历史系教师段雪
中国渔民自古以来一直在南海海域开展渔业生产活动,开拓多条航行路线,给南海岛礁命名,立碑,建立庙宇,记录南海海况气象等。南海更路文献对此进行了详细记载,其中《苏德柳更路簿》和《彭正楷更路簿》的记载比较全面,不仅是研究南海航海历史和海洋文明的珍贵资料,而且是中国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其英译虽然存在航海专业表达、古罗盘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