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摘要》是由明代著名医家薛已(字新甫,号立斋)撰写的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中医学医案专著,分为上、下两卷,共21篇,卷末各附一篇“各症方药”。书中收录杂病医案200余例,以脾肾亏损病证为主,兼及其他脏腑病证。内容论及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治疗时间、效果(包括死亡医案)及预后、误治等。体现了薛已熟练运用脏腑辨证以及
《证治百问》,原名《青瑶疑问》,4卷,明末清初医家刘默所撰,成书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书中以问答形式发明经旨,剖析疑义,对中风、中寒、中暑、咳嗽、水肿、泄泻等62种临床常见内科病证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诸方面进行探讨,论证变通经义,治法不执古方,内容较切合临床实际。
本书共8卷,阐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与70余种血证的辨治。理遵《内经》《难经》,法崇仲景,间参东渐之西学,创新血证理论,丰富血证临床,实补唐以下医书所不逮。本次整理选取底本版本精良,对书中条文进行注释、提要和精解,并加入临床医案,附有按语解读。
《时病论》共8卷,本书对《时病论》予以解析,每卷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黄帝内经》论四时病的“大意”,采用原文、注释、提要、精解的体例形式编写;第二部分“拟用诸法”,采用《时病论》创制的“以法代方”“以法统方”,拟用诸方皆以法名之,设有医案举隅栏目,列举古代或现代临床医案,每案后附按语,旨在突出医家独到的辨治特点及指导
《证治汇补》,内科著作,凡8卷,清代李用粹编撰,刊于1687年。是书汇集清以前内科杂病及五官科疾病的证治经验,又补入李用粹本人的临床心得体会和见解。全书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8门,论及中风、气症、发热、痿躄、泄泻等80余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
本书宗源自《黄帝内》以五谷为主,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中医饮食观念,提倡培养饮食有节有度、软硬凉热适中、注意饮食卫生等健康的饮食书中详细阐述了常见食材以及调味品的四气五效、选择、配伍、饮食禁忌等内容,还收录了相关菜谱、粥谱、汤谱、茶谱等食谱与食疗验方,并在文未列有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表、饮食估单、营养制定流程、食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
作者为陕西省名中医,总结了从医三十多年来深研中医肾病的感悟与经验。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心悟,详细论述了作者从精经典,拜名师,熟读医案,体味药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沉潜中医做临床的学、知、用过程中的体会。第二部分为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和创制新方的临床应用;第三部分为特殊临床表现的特发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
本书将是一部内容新颖实用、材料系统完整的中医老年急症学专著,是关于对中医老年人急症学的研究范围、发展概况、基本特点、治疗原则的总称,各论分述以内科为主的老年急症的概念、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处理、内科急症的中西医诊断和救治方法,中医辩证施治以及护理措施等内容。对昏迷、休克、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老年急症的基本问题,以及心肺
首次系统总结中医药治疗流感的历史源流、临床实践,系统检索评价了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临床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历年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案,经过全国临床专家与方法学专家的通力合作,搜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汤剂与中成药,通过循证证据的检索、评价及综合分析,形成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专家共识,最终确定为本部《中医药治疗流感临床实践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