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理学》由WHO分类的原班人马编写,介绍了淋巴结、脾脏、骨髓及外周血发生的相关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病变。全书1200页,1100余张彩色图片。书中涵盖淋巴结、脾脏、骨髓及外周血相关肿瘤性病变及非肿瘤病变。介绍了目前最为先进的诊疗技术手段,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血液病理学领域*有权威性、内容
黄晓军主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问与答》以问与答的形式对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有哪些、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选择供者、如何获得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患者的心理关怀以及移植后康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科普知识。本书主要内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知识,适应证、移植前的准备工作、造血干细胞移植
本书分三篇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第一篇介绍血液病常见症状、体征,常见血液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方法、疗效标准;第二篇介绍血液病常用诊断技术,包括"MICM"分型诊断;第三篇介绍常用血液病治疗技术。书后附录包括血液病完整病历示范,常用检验正常值,常用药物及化疗方案。本书内容新颖全面,含NCCN2012年血液
本书系大型临床血液病学专科参考书,内容包括五大篇(基础、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止血与血栓、治疗及其他),共166章,360多万字,能适应各级血液专科医师的需要。本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可参考性极强,能反映当今国内外血液病的最新发病机制、最新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结合我国现状,全面反映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和淋巴组织
李慧文,从医30余年,大部分时间在与血打交道,对输血医学事业乐此不疲。特别是最近20年,刻苦钻研输血医学和相关学科理论及技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撰写并发表了50余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和300余篇科普文章及文学报道,主持和参与编著出版专业及科普书籍20余卷本。 为推动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捐献事业的发展,他用自
《挂号费丛书:专家诊治贫血(升级版)》以问答方式,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介绍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系统性疾病的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老年人贫血,小儿贫血的常识、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知识,使病人能了解自己所患的贫血,增强信心,积极治疗,早日康复。《挂号费丛书:专家诊治
《贫血科学防治新理念》阐述了与贫血相关的人体血液学知识,包括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人期、育龄期、妊娠哺乳期、老年期,事业型及白领女性的常见各种贫血,其病因、临床表现、类型、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诊断线索、治疗步骤、调护及预防。《贫血科学防治新理念》配以图解,诠释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贫血的各个方面
《住院医师查房医嘱手册丛书:实用血液科查房医嘱手册》有两大部分:其一为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断及相关医嘱的处理,其二为具体病例分析及相关问题解答。《住院医师查房医嘱手册丛书:实用血液科查房医嘱手册》的特色有二:首先阅读对象比较特殊,主要针对刚刚涉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其次能够做到充分立足临床,不仅介绍疾病本身,而且涉及疾病的临
高等医药院校器官系统医学教材是为适应“人体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新模式体系而编写的一套医学整合教材。《高等医药院校器官系统医学教材:血液系统》将与血液系统有关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结合该器官系统常见疾病作临床导论介绍。全书分为三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导论、自我测评,书末还附有名词索引,以供对照参考。多学科整合式的
张之南、郝玉书、赵永强、王建祥主编的《血液病学(第2版)》是又一本血液学专著,主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合力完成,个别篇章还特邀了院校外的专家撰写。作者中既有理论充实、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又有不少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中青年优秀医师和研究人员。新一代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