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儒家类”,收书百余种,分装6册。
《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政治类”,收书百余种,分装17册。
《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礼教类”,收书百余种,分装16册。
《儒藏?论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藏?经部》《儒藏?史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论部》基本是儒家理论,即儒学思想的资料汇编,按儒学的时代特征和专题,分为“儒家”“性理”“政治”“礼教”“杂论”五类,拟收书870种左右,预计分装114册。本次拟出版“杂论类”,收书两百余种,分装44册.
本书分六章,内容包括:儒学义理探寻、儒佛关系辨析、儒学形态述论、儒学开展省思、儒学价值评估、儒学现状评说。
本书分为三部分,包括儒家生态哲学总论、河流文化与伦理研究、儒家生态哲学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启示等内容。
本书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传统美德为主要着眼点,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为阐述线索,以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为服务宗旨,以现代或者后现代的道德状况为时代语境,从哲学与思想的高度详细地解读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涵,从历史脉络的深处挖掘道德观建构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土壤。
陈鼓应是庄子研究著名学者,本书是他研读《庄子》的心得。这本小书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终结篇。生活篇借助《庄子》一书的夫子自述和庄子学生的散记,尝试解开可靠传记材料无多的庄子的身世之谜。生死篇借蝴蝶梦探讨庄子的物我两忘、人生如梦的死生和谐观。终结篇比较研究了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异趣别志。思想篇则分别讨
泰州地方旧志整理。本书纂修于明崇祯五年(1648),凡十卷图一卷,分八志五十四目。纲目设置近于《[万历]泰州志》,又有所变化。志中强调纪民间疾苦,政事利弊,对于害政者如代征灶粮之事,多所采录。每门前有总序,每目后有外史氏曰,行文中也常展开议论。《人物志》中专设《理学》一目,详述泰州学派师承渊源、学术成就、主要代表人物情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