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牡丹》第一卷,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历史篇,介绍了牡丹名称的由来,牡丹的起源,历史时期以及当代中国牡丹及牡丹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牡丹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国外牡丹的发展;中篇为资源篇,详细介绍了牡丹的野生资源,栽培品种资源以及各地的古牡丹资源;下篇为育种篇,在回顾牡丹育种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牡丹育种,特别是有性
本书为“中国牡丹”的第二卷,是有关中国牡丹栽培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1章:上篇1—4章为牡丹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较详细介绍了牡丹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特点,以及牡丹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等。下篇5-11章为牡丹的繁殖与栽培技术。系统介绍了牡丹的繁殖特性与繁殖方法、观赏药用油用牡丹的
本书共分十三章。第一章介绍文心兰概况,包括文心兰属植物和文心兰近缘属植物;第二章介绍文心兰栽培品种,包括切花品种和盆花品种;第三章介绍文心兰引种栽培与资源评价,包括引种栽培、盆花资源评价AHP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第四章介绍文心兰选择育种,包括选择育种的概念与方法及文心兰新品种‘金辉’的选育;第
杭州市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异常丰富,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全书共收录160科1300余种、亚种及变种杭州范围常见园林观赏植物,本书采用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排列顺序与之相对应。本书是基于杭州市高等植物调查成果,期间共调查发现160科650属1300种高等植物,期间发现新种14种、新分布种5种、
本教材是本科园林专业 进行全面调整后教学内容和 教学体系改革的成果,是为 适应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 要而修订的教材。本教材分 11章,详细介绍了树木生长 发育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苗 木培育、园林树种的选择与 配置、园林树木的栽植、土 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树洞 处理与树体支撑
本教材是为了适应鲜切 花生产技术课程新的培养方 案和课程质量标准的要求, 从提高大学生知识、能力和 素质的角度来构建内容体系 。全书共分十章,包括绪论 ,鲜切花繁殖栽培技术,鲜 切花保鲜技术,鲜切花采收 、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 技术,鲜切花应用,鲜切花 销售,切花生产技术,切叶 生产技术,切果生
《园艺研究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理论巩固及实例分析》为园艺产品感官评价学和智慧园艺学的大学本科生用书,是园艺相关专业必修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专用辅助资料。该习题集涉及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试验设计与计算题以及思考论述题等多种题型,从多角度辅助学生掌握统计学课堂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
园林绿化是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园林植物的识别是园林绿化实施的基础。本书采用500余幅植物原色生境照、腊叶标本照、精细解剖图片、手绘和电脑绘画,分为识别篇和应用篇,介绍了常见景观园林植物32科95种。其中识别篇中结合植物形态解剖图片,重点介绍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应用篇则不仅对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进行图
为规范本市园林绿化养护作业,提升园林绿化养护质量,巩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公园绿地、行道树、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立体绿化和容器绿化的养护。其他类型的园林绿化的养护质量等级及质量要求可按照本标准执行。
沈阳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为植物繁衍和种类丰富提供天然独厚的自然条件。本书编写团队用3年时间,对沈阳市公园、绿地、街路、科研院所、植物园、苗圃及其他有关单位栽培的园林植物进行系统调查、整理、拍摄,完成本名录的编写工作。本名录编写团队经过3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