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岔路口幅I44C001001)》讲述了2006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最终成果验收,评审认为:成果报告资料齐全,工作量达到(或超过)设计规定,技术手段、方法、测试样品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报告章节齐备,论述有据,在地层、岩浆岩、古生物和构造等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阿克萨依湖幅I44C001002)》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和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系统,重新厘定了图幅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且首次在图幅泉水沟原划库尔良群(C2-3)中部灰岩夹层中发现丰富的二叠纪菊石、珊瑚、螺和海百合茎、海绵类等化石组合。本书将图幅岩浆岩进一步按其所处的空
新疆1:25万阿牙库木湖幅(J45C003004)区域地质调查,系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国土发(1999)509号文(任务书编号:0100161098)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参照造山带填图的新方法,应用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经过3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本报告对所获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叶城县幅J43C003004)》完成了设计的各项工作任务,报告章节齐全、内容较丰富。采用了区调填图新理论、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调查成果,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符合《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规定及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图区古元古代赫罗斯坦岩
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巩固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丰富和拓展地质与地貌学的相关知识,熟悉、掌握地理观察与调查的基本技能。作者系统地收集了近十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赴地质公园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吕惠进、叶玮、赵
新疆1:25万于田县幅(J44C004003)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土资源部国土发(1999)509号文(任务书编号:0100161075)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震旦纪寒武纪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发现,明晰了西昆仑造山带的结构、蛇绿岩的E—MORB特点、之北塔里木板块和之南西昆仑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麻扎幅J43C004004神仙湾幅I43C001004)(精)》由计文化、尹宗义、李博秦著: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形成库地―其曼于特、康西瓦―苏巴什两个小洋盆,其间被昆南地块分隔。洋盆扩张持续到晚寒武世,至志留纪两个洋盆向北消减俯冲、局部碰撞,同时形成大量俯冲型、碰撞
本书共7章,对测区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与其他国土资源概况等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内容包括:目标任务、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元古宇地层等。
本书分为5章,包括资源与环境地质、区域地质概况、地质作用、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路线地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热布喀幅H45C002003)》运用造山带多重地层单位划分理论和方法,全面调研了测区的地层单位,根据新发现的地层接触关系和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并合理划分建立了全区的岩石地层及构造地层(岩石)单位。按照时间一空间关系合理划分了侵入岩填图单位。项目成果由文字报告和地质图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