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真实记录豫南第一家民办高校信阳学院办学历史、办学经验的著述。本书严格遵循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完备体例,规范行文,尽可能系统、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办学特色。全书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为原则,力图完整准确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信阳信阳从创办到繁荣的历史进程。时间上限为2002年4月,下限为2022年6月。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师范专业认证的理论研究、师范专业认证的实践研究、师范教育的理论研究、师范教育的创新研究、师范教育的实践应用研究。
在20世纪80、90年代,福建中等师范教育得到中共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的关怀,在福建省教育厅原师范教育处领导下,创造了近20年的辉煌。本书回忆介绍了福建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经验,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结构调整是顺应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及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反思中等师范学校的“改制”模式,这对于日后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有着极
本书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部上,立足中国国情和华师实践,以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效融合,就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了理论思考与创新设计。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新时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新时期教师教育技术、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研究。
本书以师范专业的中学教育二级认证标准为例,以其认证的指标要素为基础,分析师范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学理依据、实践依据、政策依据,为建立师范专业质量保障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建立指标的数学模型。最终,构建了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的师范专业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体系,阐释质量保障体系的立体化运行机制。
本书在厘清教育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和实施背景下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功能特征,建构了教育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基本维度及具体指标,在分析现状和探讨形成之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全书共六章: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观价值取向的发展、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应该接受教育,为未来而工作,并与将影响未来的一代人一起工作。在芬兰,自19世纪初开始的公立师范教育,其中专门从事某一门或多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就接受的就是大学教育。 本书基于教学和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坦佩雷大学在过去25至30年间学科教师教育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旨在面向国内外读者,为那些对学科教师教育
本书是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文集。每位作者从自己切身经历出发,谈自己教书育人的故事,以案例、感想、论文等形式,体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情怀和“旗帜鲜明、不忘初心”的立场,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人文关怀精神融进教学工作和师生互动之中。同时收录一些该专业学生撰写的在教师影响下不断进步的故事。本书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南
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资料进行整理并出版,是学院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本书主要将1915~2020年历年收集的资料整理分析出版。本书是我社“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资料,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其他学院开展此项工作。该志的出版,将促进其他高校院系的志书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