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安,字仲貘,号文白,一号鼎丞,是晚清较为知名的宜昌籍文化人物。在同时代的宜昌文化名流中,其流传后世的著述文字,从体量上看仅次于宜都人杨守敬。而且,王定安先后追随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共二十余年,参与或见证了晚清诸多历史大事,官至署理山西布政使,也算得上是晚清一位宜昌籍名宦。 《王定安诗文辑注》辑录了王定安之诗文、联语
本书紧紧围绕着“侠观”二字,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从先秦到晚清侠观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史书、辞赋、诗词、话本、小说、文集、戏剧等,内容广博。本书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为“先秦到隋的侠观”,第二章为“唐宋侠观”,第三章为“明清侠观”,脉络清楚;每一章之下又包涵丰富的内容,以第三章为例,其下有明清诗词、戏剧、短篇小说、
本书是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近十年学术论文的精选集,是学科较高学术水平的一次展示,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总结。本书命名为《诚意集》,语出《礼记》,意指参加研讨的师生均能内心真诚端正,交流学术,探究真理。本书主编从其中百篇论文中精选出25篇佳作,作者以教授、副教授为主,同时兼顾少部分高水平的研究生。本书
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和玉文化的深入研究,探索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玉文化如何反映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演变。本书分为八章,每章都立足于“玉”这一贯穿中国文明发展过程的特殊物件,将玉文化与不同时期的文学风貌相连接,既关注不同的玉文化是如何作用于当时的文学作品,又关注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如何体现在玉石上的,从而呈现出中国文学与玉文化
本书是王晓平教授主编的以海外中国文学典籍文献为核心的集刊,每年出版一至二集,目前主要研究内容已渐渐集中到日本汉籍写本为主,兼及其他海外汉籍的研究。该集刊由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资助,旨在推进中国文学之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尤以古典
端木蕻良说:中国要是有所谓百科全书派的话,那么,西谛(郑振铎)先生就是最卓越的一个。的确,郑振铎先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戏曲等史料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本书内容上起公元前4世纪商代中叶,下迄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是一部流
当白话遇见古诗文
本自选集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系列三)》中的一本,汇聚了作者吴承学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观点,作者以时为序,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编纂成集,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其学术历程。本书主要内容集中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与文体学上,包括《辨体与破体》《生命之喻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评点之兴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
土地革命(包括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20世纪最重大的革命实践之一,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推动了历史进程。由于它采取的是暴风骤雨而非和风细雨的方式,伴随巨大历史变革的不仅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代价。具体到个体的人和家庭,境遇有别,感受不同;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相关文学叙事文本,其聚焦对象、叙事策略和价值立场差异很大。 本
\"本书破除人们仅仅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迷思,打通“现当代”,在畛域、视角、框架、体系、范式和话语等方面做了全新拓展,重点诠释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发生、历史脉络、国别关系、不均衡性、差异性、影响力、中国形象塑造与“走出去”战略,编织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立体网络和知识谱系。本书纠正西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