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一部传记体作品,采取通俗史学的写作手法,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植根重庆的七位著名爱国民族资产阶级、民营企业家生命历程中的高光片段,他们是:卢作孚、刘子如、杨粲三、康心如、刘航琛、古耕虞、任宗德。通过还原他们鲜活的个人形象和突出事迹,解构和归纳了这些企业家的共性爱国、诚信、有世界眼光等,并展现他们独特人生和经营智
金少山(18901948)被称为京剧花脸行当的十全大净,金派艺术难度极高,时至今日,已经濒临失传。金派艺术为京剧花脸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者,其唱腔、表演、扮相等,都有独到之处,在当下花脸艺术逐渐凋敝、各个流派失传严重的形势下,研究、传习金派艺术意义重大。该书是一部关于前辈京剧名伶、一代花脸宗师金少山的生
本书简要介绍了蔡元培的生平及其美育思想等,重点讲述了蔡元培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成就。他一生经历风雨,却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高擎学术至上、兼容并包的办学旗帜,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本书展现了韩国钧曲折、丰富的一生。韩国钧(18571942),江苏海安人,清末举人,历任河南镇平等县知县、河北矿务局总办、吉林民政使、吉林保安会副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民政长、安徽民政长、安徽巡按使使、江苏省省长,1924年12月兼任督办江苏军务善后事宜。本书概述其一生经历,以专题形式叙述其在抗击清末东北鼠疫、
本书将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王青士、伍仲文、蔡博真、段楠、费达夫、汤士佺、汤士伦、彭砚耕、刘争、贺治平、李云卿等十一位烈士迄今能收集到的有限事迹资料合编于一册,通过翔实的资料,细致的笔触,同时匹配了80余幅照片,尽力呈现了各英烈人物的详细生平事迹及其背景,展现了英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舍身忘死,取义成仁的英雄壮歌。
章太炎的一生多姿多彩,早年是革命先驱,晚年则将传授国学视为最后的归宿。1935年9月16日,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开讲,会址设在苏州锦帆路50号,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年轻的姚奠中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不久后又成为章太炎晚年所收的最年轻的研究生,得到章太炎的国学真传。章太炎去世后,姚奠中先是应师母邀
《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一书,是由陈祖武老先生亲自口述,贵州师范大学王进教授负责记录整理的。是陈祖武老先生抚今追昔、怀念往事,对国家、亲人以及师友的关爱和学会表达“感恩”二字的口述史。其中既有先生漫漫求学路,也有先生对母校、亲友和老师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先生坚定不渝的家国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以及真挚热烈
本书以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辅以辛弃疾诗词的解读,以流畅的文字和浪漫的语言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世界,分析他的选择,让读者更深刻、更鲜明地了解辛弃疾的一生,感受辛弃疾的英雄气概。书中以一个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呼应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描绘出南宋百年历史的轨迹。本书以“冲突—对抗—破局”为写作思路,将小说
本书旨在通过撰写《闵行历史名人传记》,全面展示闵行区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事迹,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2024年,闵行区委宣传部启动“闵行历史名人雕塑项目”,从籍贯或主要作为在今闵行区境内的各领域历史人物中,以其社会贡献和历史影响为重,选取出24个代表性历史名人,为其塑像,并将落地位于七宝地区的“闵行文化公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传》以杜甫的生平为序章,以杜诗为纬,详核古代典籍,综录前人研究成果,用九章三十八篇文章,清楚展现了杜甫的生平脉络及其精神世界。无论人生之路如何崎岖难行,诗人杜甫一直拥有极度稳定的精神内核,始终对人世存着热望和悲悯,坚持用史诗一样的文字记录动荡时代下普通民众的遭遇。他用赤诚之笔记录时代的风暴,为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