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叙述了西班牙的历史。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史前和罗马时期的西班牙,西哥特王国时期的西班牙,中世纪早期,中世纪晚期,不可能的帝国,世界霸主的兴衰,潮涨潮落,自由主义及其反动,1931年以来的西班牙。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在革命中宣告成立。成立伊始,魏玛共和国便笼罩在不祥的征兆之下。战败的经验以及《凡尔赛和约》的强硬条款为德国带来巨额负债,左翼及右翼极端思想、通货膨胀和大规模失业共同蚕食着人们对魏玛共和国的信任。20世纪30年代初期,集体失望最终演化为绝望,传播希望、承诺虚妄出路的极端纳粹思想日
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至1946年冬季学期,雅斯贝斯在海德堡大学作了关于德国的罪责问题的主题演讲,后集结成书出版。本书对于德国战后清算历史、反省战争罪责、促进国民对历史的理解和判断、重塑其道德和政治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雅斯贝斯对德国人的战争责任所做的法律、政治、道德和灵魂四个层面区分的论断,被认为是关于集体罪
本书独辟蹊径,用另一种眼光看时代大潮中巨匠们的艺术与人生,兼顾学术性和普及性,回望1400-1700年间,西方美术史上最为辉煌的艺术成果。通过对欧洲顶级艺术巨匠们的历史背景、人生境遇、性格特质和艺术活动的生动描述,清晰展现出了时代大背景下西方艺术史的流变轨迹,既高度肯定了巨匠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又做到了不为尊者讳,
1764年12月一个星期天的午后,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昂古莱姆,一大群亲戚和邻居相聚一处,共同庆祝、见证玛丽艾马尔的女儿与女婿的结合。这原本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活动,注定不会被任何历史记载所注意,直到有人发现这场活动留下了一份签有83个人名的婚前协议。 历史学家艾玛罗斯柴尔德,结合教区档案、税务记录、报纸、回忆录等材料,对
本译著是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大学历史系主任米尔切夫教授在其2011年博士论文《十八世纪扎波罗热哥萨克社会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基础之上积累而成,其内容囊括整个十八世纪从巴尔干到高加索的广袤地域:既描写了十八世纪前三分之一时期扎波罗热哥萨克处于克里米亚汗国庇护之下的情况以及1734年之后扎波罗热盖达马群体建立的自主塞契并在那里
内容提要 《文艺复兴史讲稿》旨在全面呈现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文艺复兴时代,从多角度揭示文艺复兴的内涵,了解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兴起之间的关系,介绍学界有关文艺复兴的研究和争论,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从而达成对文艺复兴时代全面客观的理解。“讲稿”以专题的形式布局,在主题的区别与联系中展开,
本书主要由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写给国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监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构成。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题分类,围绕不睦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诉说了琐碎且难堪的家庭丑闻。这些密札被上呈给当权者,以期绕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在隐秘的情况下监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恶习。通过这种隐秘的监禁,家庭的名声便不会被败坏,同时
本书聚焦始于18世纪中叶的大发现时代,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持续了近200年的时间,勇敢的探险家们怀着荣誉感和使命感一次次地开展全球旅行,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新的生物。其间已知物种数量增加了将近100倍,而这些不断涌现的新物种也在挑战人类的固有认知:我们渐渐从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跌跌撞撞地走向一个人类与众多物种共享的世
本书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动力和机制等出发,来剖析社会转型的迷局,力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何法国大革命在改革中猝然而至?为何繁荣却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为何减轻人民负担反而引发暴乱?为何大革命的结果背离了初衷?处于转折期的国家有几种未来?等等。对自由的热爱是托克维尔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起点和归宿。与《论美国的民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