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原藏于民族宫的76号(王森目录编号)梵文贝叶经《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通行的佛教文献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细致的释读和校勘,编辑成梵藏汉对勘本,并且对这部经的属性、内容以及汉藏译本等相关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76号经是目前已知的《无二平等经》的唯一写本,迄今为止没有学者对
《胜鬘经》的全名叫做《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述的经典,由于胜鬘夫人是这部经的缘起者,这部经又简称《胜鬘经》。释迦牟尼佛于经中点出了二乘圣人没有实证实相所产生的误会,以及种种错解实相所形成的偏邪见解。该书稿作者金雄师,阐述了《胜鬘经》中所说大乘菩萨成佛之道涵盖了小乘的解脱道,认为实相智慧境界及所破
《佛国罗浮》是写罗浮山的佛教文化史,包括西风古道·佛教源于天竺;东去西来·佛法初传中土;梵音妙谛·历经千年沧桑;风水宝地·罗浮三才鼎立;枯木逢春·梵音余韵悠长等数部分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系统地梳理了他对于佛经的独特解释,展示了他对于佛教中国化所做的具体工作;作者参照了西方的解释学思想,从解释学角度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智者大师的佛教解释学思想及其对佛教的契理契机解读;《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还从心灵哲学
本书主要从对“佛教的综摄”、“佛教义理的融贯”、“佛教义理的整体构建”和“以佛教摄导科学”、“以佛教摄导哲学”、“以佛教摄导其他宗教”、“以佛教摄导国学”等方面总持出世间与世间的思想学说。
本书在综合考察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东晋宋齐梁陈时期比丘尼僧团建设状况、比丘尼受戒与修行特点、比丘尼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文本与女性信仰的关系展开研究,全面呈现中国早期比丘尼僧团的发展脉络,确立其在比丘尼史与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意义。
本书以延寿佛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宗镜录》所立“一心”范畴为考察基点,系统辨析延寿佛学的核心精神和理论特征,客观评述延寿在禅宗思想史乃至整个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们要像天上的云、瓶中的水一样,始终保持自然、清新、恬静、清澈的本质,在瓶中的时候,依然保有在青天的那份超凡飘逸;在青天的时候,依然拥有在瓶中的那份闲适自安。凡事顺其自然,有颗平常心,不盲目,不浮躁。人若云水,活在当下。云在青天,那就在空中逍遥,在淡然中彰显潇洒;水在净瓶,那就在瓶中自在,在恬静中彰显坚守。无论如何,要
《宽心·舍得·厚道(佛光三宝礼盒套装共3册)》内容包括了:《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追求厚德载物——人生修养最讲究的就是律己。一个“厚道”的人,在德业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能够广结善缘
一位悟境甚高、思想深邃、洞察宇宙人生的佛教大德,在《贾题韬讲》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禅的原理和修禅方法。本书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本书是禅宗的奠基之作,对唐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今天的人读本书,有的感到深,有的感到浅,有的感受平平,有的倍受鼓舞。不管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