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南院》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其深厚的教育情怀、科学的学术精神、精细的绘画技术、辛勤的工作态度,在教学工作之余,前后历经数年时间,创作完成了150多幅大小不一的南山学院手绘图稿。同时又是一部优美的校园图册。南山学院是名符其实的山海之校。南山校区背靠南山,居于国家5A旅游景区南山脚下,东海校区面临东海,隐于万
本书是肖云儒先生研究我国西部文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十一章,分三部分切入西部文学。本书重在把西部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文化心理的、审美的现象来研讨”,在中西文化、现代与传统文化、古典与科学文化的对比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揭示西部文学的美学风骨,揭示西部表层雄风刚骨所潜存的悠远的文化心理投影。
《琴箫酬吟》是“云儒文汇”之一种,内容涉及文化、历史、文学、书法、散文创作、社会文化、民俗研究等诸多方面,作者见解独到鲜活,概括归纳准确,思路独辟蹊径,充满了对历史文化、对西部丝路和对生命的思考。本集不仅是对近一个甲子的陕西文化、文艺发展足迹的追寻,更是过渡时期中国文学、文艺、社会思潮的历史见证。
《中国当代文艺动态及评论热点透析(2018-2019)》是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推出的系列研究著作,聚焦于我国近期的文艺发展中的热点现象和评论重心,解读其内在的成因、路径和根源,通过深入地分析和阐释,从而形成了解和认识当下文艺领域进展状况的一个指南。《中国当代文艺动态及评论热点透析(2018-2019)》以动
《北山楼随劄》是对施蛰存先生一份古典文学手稿的整理、注释。这份手稿系用钢笔和毛笔竖排写在英文打印稿的背面,封面书“随劄”二字,封底内页署“施蛰存”。初现于拍卖,今获授权由我社整理出版。整理者曹彬对手稿的写作年代进行了初步考证,推测手稿的大部写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手稿内容以古典文学条目为主,包括考证语词、名物、风俗、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八集)》由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资助,旨在推进中国文学之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八集)》设有“国外中国文学文献研究”“对外传播研究”“对外翻译”“学术交流史研究”“国外研究评论”“世界汉学家研究”“亚洲汉文学研究”“汉文古写本研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书系》的主要内容大概是两项:一、诗为“活物”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经典理论,其意义堪与“诗言志”相比,一者是对诗歌创作的根本认识,一者是对诗歌接受的根本认识。二、自由释义与寻求释义共同构成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释义传统,若忽略自由释义传统就无法完整认识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两项
本书是在旧版《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一书基础上做的升级改造产品,是新改造的“文学经典鉴赏”系列丛书之一。“文学经典鉴赏”系列旨在对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经典著作进行饶有趣味的赏析,以求帮助现代人从众多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
本书是中国文学名家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柳宗元代表作品61篇,其中文31篇,诗30篇,请当代研究专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诠词释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略柳宗元古文的新颖立意、雅健文风,诗歌的深沉简峭、清新淡雅。书后附《柳宗元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参考。
本书是在旧版《楚辞名篇鉴赏辞典》一书基础上做的升级改造产品,是新改造的“文学经典鉴赏”系列丛书之一。“文学经典鉴赏”系列旨在对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经典著作进行饶有趣味的赏析,以求帮助现代人从众多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