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成为日常交流的主流,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时尚与流行的世界从过去的规范中解脱出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作者用考古的方式解析各种时尚现象。
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人与自然的冲突而造成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而产生人文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构成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冲突而产生信仰危机,文明之间的冲突而造成价值危机。和合学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以化解此五大冲突和危机。
本书收录第13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论优秀论文。论文作者为参加本届论坛的艺术家、专家学者,以80、90后为主体,专业背景涉及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艺术门类,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与中华文
人生岁月是一部历史,每人天天都在创造历史,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岁月。人生岁月兮,唱出来就是歌,写出来就是诗,绘出来就是画。为了讴歌这如歌如诗如画的岁月,我曾于2009年编写了《岁月如歌》,2015年编写了《岁月如诗》,而今又编写《岁月如画》。在《岁月如诗》成书后,有些朋友建议我再出一本《岁月如画》,并打趣地说:“这样,诗
本书对20世纪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的生态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威廉斯的生态思想在知识形态、研究方法、价值立场和具身实践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而从价值启示的方面说,威廉斯的生态思想将进一步引导我们围绕工业文明、消费文化、审美批评、物质生态批评、动物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等话题展开进一步的反思,
本书契合了当下日益深化的全球化进程,发展了“全球场域”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全书的理论背景,廓清了近年来跨文化传播学领域内的发展与变化。本书更新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与理论工具,对近年来学界出现的与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的各种理论、主义、思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增加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后人类进程”等的讨论,以建
邹韬奋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和中国现代新闻传播界的重要代表,邹韬奋思想及其新闻传播实践对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邹韬奋思想及其新闻传播实践研究为中心,着重研究了邹韬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国家观、民主政治观、思想启蒙观、青年观、女性观、婚姻观、学习观、媒介经营观和广告观为构成的思想体系,以及
《文化与传播研究》是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新闻传播领域本体和技术的变化与发展,追求多元的学术思想和高端的学术品位,同时将研究视角投射于传播带来的文化变迁,关注当下传媒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趋势。本辑为总第3辑,共收录16篇文章,聚焦
本书聚焦中国书法经典的媒介化议题,对书法发展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关系进行阐述,在传播学研究和书法史研究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中国书法经典在历史中生成,可归纳为文化纪统、审美传统与知识系统等结构性维度。作者将中国书法经典媒介化的进程和效果描述为“与古为新”,中国书法经典的媒介化,在文化纪统上演绎了象征性权力塑造,在审美传统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十辑)》是本系列传媒集刊的最新一辑。《跨文化传播研究(第十辑)》聚焦20222023年的跨文化传播热门事件及议题,收入多位中外知名学者的共计12篇文章,归于前沿访谈专题研究:跨文化传播的情感问题跨文化路径理论评析案例分析等7个专题展开分类论述,努力打造多元文化对话的跨文化传播学术空间,以期通过学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