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航天发射场执行运载火箭准时发射任务,从发射窗口的确定,各系统对准时发射的制约因素,到准时发射的相关策略的制定,阐述了航天任务准时发射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根据航天任务执行的经验,提出了典型的射前故障处置策略,包括基本原则、处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全书内容共分为8章,分别是绪论、系统协同与最低条件、准时发射策略
太空环境十分恶劣,对进入太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十分重要。本书分为四大部分,主要介绍了航天员的选拔、航天员的训练、航天员的生活和航天员的工作。内容涵盖了各国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太空经历,突出介绍了中国航天员的知识和故事,以及国外著名航天员的成长历程。航天员在太空中
本书从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的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过程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典型测控对象类型组成、自控系统功能、控制模式要求、设计思想、管理模式、质量要求等要素及特性,并对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进了总结及探讨了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以引导读者快速了解行业技术基础理论,设计流程、思路、方法和技巧,推动专业论证、设计标准化建设
本书论述了用于执行航天器交会机动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设计。虽然交会任务已经成功执行了数百次,但新的制导和控制算法的开发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动机是提高这些机动的效率、安全性和自主性,本书试图对其进行整合。这本书既适合刚接触轨道交会和模型预测控制这两个主题的读者阅读,也为航空航天业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值得关注
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航天器相对导航与控制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也融入了作者的部分科研成果,内容丰富、涉及面宽。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①基础部分,介绍了全书需要用到的数理基础、相对轨道动力学建模;②相对导航部分,包括相对测量敏感器及其原理、最优估计方法基础以及相对轨道导航估计理论;③相对轨道控制部分,包括脉冲推理和连
作者撰写本书的核心意图是将新时期航天质量管理从精细到精益的转型发展之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加以解读,主要内容是介绍新时期航天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考虑、核心做法和最佳实践。本书突出新时期航天质量管理特点,注重对航天质量系统工程管理创新成果和工程实践的介绍,所列方法已经过航天工程检验,是新时期航天工程实践的结晶,可供从事大型复
可靠性是评价产品质量好坏、评价产品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军事科技水平和工程复杂度的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建模与分析显得愈加重要。现代工程系统正在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式演变。PMS作为现代工程系统的描述工具,也存在着模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发展趋势。本书提出一种分析大型可修PMS的理论方法,对于可靠性学者和卫星系统工程师
本书面向未来高性能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燃烧室中必将涉及的超临界煤油喷射燃烧技术,进行了概念性阐述和研究现状综述,系统展示和总结了课题组十余年来积累的创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超临界态航空煤油物性、喷射流量特性、蒸发特性、喷射和掺混特性、扩散燃烧基础火焰特性,以及航空煤油超临界喷射数值仿真等。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将理论分析计算与试
本书主要介绍霍尔电推进工程研制基础、流程、方法和应用实践等。全书分为4篇共15章:基础篇(第1~3章)主要介绍霍尔电推进工程内涵、发展历程、工程任务和研制基础等;方法论(第4~7章)主要介绍霍尔电推进工程研制基本要求、各阶段工程研制流程和方法等;实践篇(第8~13章)主要介绍霍尔电推进系统及其主要单机工程研制的特点和要
《插图本人类太空飞行简史》一书叙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人类飞越地球大气层,进入外太空的旅程。《插图本人类太空飞行简史》循着从太空时代初现,直至今日的空间科技的发展轨迹,对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宇宙飞船将人类送入轨道的发射能力以及太空飞行的安全性和危险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飞行器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