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政策执行正式成为政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联结政策目标与政策绩效,从根本上决定了政策制定是否成功,以及政策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程度和范围。经过50余年的发展,政策执行研究范式已经从第一代演进至第三代,目前正在形成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核心的第四代研究范式。本
本选题为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前沿论丛的一本。重大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对优化政策决策质量、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至关重要。在中国追求经济增长与民生保障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执行低效、社会影响效益不佳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国如何克服地方差异以确保政策绩效?公共政策的施行与效果能否转化为人民满意,其具体机制是什么?本书以中央和地方关系为主线,
社会政策是为了缓解或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社会排斥,而由国家制定的公共福利方面的各项政策总称。社会政策学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社会学的专业课程,且正在酝酿发展成为一门与社会工作、社会学平行的学科。本教材在讲解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社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的基本方法与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自2014年起推出“两会笔谈”品牌活动,聚焦中国经济动态,分享改革谋略,并按年度结集出版。本书稿由五十多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专家学者的时评文章构成,共六部分,内容紧扣全国“两会”热点,结合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公共政策评论》是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不定期汇编出版的一种探讨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文集,致力于为所有有志于国内外公共政策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本文集以当今国内外公共政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和讨论核心,追求科学性和学术性,研讨理论,注重实践。以“经世致用,天下为公”为宗旨
本书收录了荆学民教授从其研究政治传播的300余篇学术论文中精选的18篇论文,是作者关于政治传播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核心命题及学理铺展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均发表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如《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国际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论集没有按照发表时间顺序结集,而按照从基
本书精选白文刚教授的18篇代表性论文,涉及政治传播和文明传播两个领域。前者主要是对中国历史上相关传播实践的考察和理论思考,后者则是从文明传播这一独特视角,对当代中国对外传播重大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全书主题多元,所述问题时间跨度大,旨在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历史资源,为中国当代的政治传播实践提供借鉴,并为具
本书聚焦于科技政策与就业政策之间的冲突与消解,探讨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促进科技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本书采用结构-过程-效应分析框梨,揭示政策文本、执行过程及社会效应中的冲突表现,并探究冲突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政策冲突源于信息障碍、信任壁垒、部门本位和利益博弈。为消解冲突,本书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协同策略,
本书首先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外部冲击对小型开放国家国内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与符号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政策对东南亚国家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同时采用结构式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来刻画我国政策变动对东南亚国家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短期利率波动的解释能力。在上述实证结果的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书中首先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然后讨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最后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本书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思考与体悟,并对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议,为理解中国在全球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