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译著,作者收集和整理20世纪前半期韩国和中国的报刊材料等,以吴相淳、柳树人、梁白华、丁来东、金台俊、申彦俊、李陆史、金光洲、李明善等当时在中韩两地活动的文人们的相关活动为线索,实证地考察和梳理了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在韩国的译介、影响以及接受情况,并进一步考察了现代中韩文人以鲁迅文学为媒介展开的思想文化交流情况。
《元文类》七十卷,收集元代前期和中期八百余篇诗文,前八卷为诗赋,后六十二卷为文,另有目录三卷。全书以体裁为类相分,分赋、骚体、诗(乐章、四言诗、五言诗、乐府歌行、七言古诗、杂言、杂体、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诏赦、册文、制、奏议、表、笺、箴、铭、颂、赞、碑文、记、序、书、说、题跋、杂着、策问、启、上梁
本书内容:2024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铁集团党组对铁路文化建设部署要求,经国铁集团党组批准,铁路文联决定在全路范围内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铁路高质量发展成果文学征文优秀作品暨技能比赛,面向铁路职工群众征集优秀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铁路文联
《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为北京大学鲁迅研究专家高远东教授代表作,以“现代如何‘拿来’”为贯穿的问题,探讨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者不愿简单地停留在价值判断上,而是从文化的血脉里整理其复杂化的存在。本书吸收了丸山升细致爬梳文本的方法以回到鲁迅本身,同时向几乎所有既有方向的鲁迅研究做出了回应。近乎
桐乡,是江南枕水之乡,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福泽两岸,境内河网密布,水路交通发达,由此孕育了桐乡独特的江南风光,也使它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蚕桑文化、古镇文化、宋韵文化、名人文化,赢得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大运河由西南而东北,斜贯桐乡全境长达44.32公里,桐乡的政治、经济、历史、
《野草》收录了鲁迅1924年至1926年所作散文诗二十三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包括《题辞》《秋夜》《影的告别》《好的故事》《过客》《死火》《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 《野草》具有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
陆游是南宋最著名的诗人,兼擅各体,近体诗使事必切,属对必工,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而不事涂泽,古体诗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瓯北诗话》评语),词作有激昂感慨、飘逸高妙、流丽绵密诸种风貌(《后村诗话》评语)。本书精选诗词268首、文46篇,每篇有准确简明的注释、精练独到的笺评,书末附《陆游简历》,
作品集《文兹乡土》收录了作者程天赐从事记者工作而写作的文章,包括散文、时评、杂感、报告文学、通讯等,分为九辑:《山水美人》《诗意家园》《大善乡村》《春节华章》《芬芳节气》《悠悠文心》《文化脉动》《冷暖人间》《世象杂谈》。 作品内容丰富,从乡土人情到边关大漠,从山川物产到读书游历,从感怀梦境到心灵独白,皆入笔端。本书是乡
砚湖星光:我们的一年集
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家。其学诗不肯囿于黄(庭坚)、陈(师道)江西派的篱下,敢于自出手眼。他的诗颇具奇趣,令人耳目一新,时时流露出风趣、幽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其散文词赋,也颇可一观。周汝昌先生自十四岁开始读诗、作诗,如何注诗才能对今天的读者更有助益,是他常常考虑的问题。《范成大诗选》初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