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心血管基础研究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意识,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注重不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上游危险因素控制,从源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我国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淀粉样变性,系统阐述了其多系统临床表现,重点剖析了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流程与影像学评估技术,深入探讨了质谱蛋白质组学分型、遗传学机制及创新疗法。第二部分为法布雷病,全面解析了其神经、心脏、肾脏等多器官损害特征,详细描述了酶学检测与基因诊断策略,评述了酶替代治疗与分子伴侣疗法的最新进展。第三部
心身医学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本书旨在帮助内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获取处理患者心理等方面问题的方法,并熟悉关键的心理疾病模式及其治疗选择。本书包括心脏病的主要特点、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心脏病学、心身问题和共病、心脏病学中的其他重要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诊断、治疗、心理心脏病学培训和继续教育
本书系“影像诊断快速入门丛书”的一个分册。全书共九章,系统介绍了心血管系统成像技术及各类疾病的影像诊断。第1章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2至第9章聚焦心血管系统各类疾病,通过典型病例、临床概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重点提醒及影像检查选择策略等模块,剖析典
2024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心血管病专业分册
本书深入探讨血管疾病的成因、预防与治疗。血管堵了,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为什么越来越脆弱?吃什么、怎么动、如何作息,才能真正养护血管?静脉曲张、血栓、动脉瘤,这些疾病能预防吗?书中详细描述了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及其异常变化如何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发作和脑卒
本书共分23章,系统阐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现史、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微生物学特点、各种诊断方法和标准、预防措施以及详尽的抗生素及手术治疗。全书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引用文献丰富、编写结构清晰,译者专业功底扎实,全稿翻译通顺流畅,专业术语精准到位,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性和学习价值。
本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超声成像基础导论、多普勒超声基础导论、彩色血流成像导论、血管超声基础导论、超声换能器的基础导论、目标结构的临床解剖、颈动脉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经验。本书融入了超声医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如高频超声、三维成像等,旨在为基层医师提供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本书详尽地介绍了超声的基础原理、临床解剖学基础、超声
本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概况和循证治疗。讲述每种心血管疾病当前的流行病学,包括发病率及患病率等情况;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并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