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一人一路一传奇”、“一寺一塔一典范”、“一法一宗一祖庭”、“一译一脉一传承”、“一城一刹一宝藏”为单元,以丝绸之路和世界文化遗产为背景,以玄奘法师和大慈恩寺为线索,讲述玄奘取经、译经、开宗立派的故事,以及奘门弟子、大慈恩寺及大雁塔的沿革修缮、历史文物遗存、历代高僧以及法相唯识宗在日本、朝鲜的传播等史实。
《道次第传承师祷告文胜道启门通释》是由二十世纪塔尔寺蒙古高僧阿拉善夏茸·降央丹佩尼玛所著的一部著作。这本书是对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论著《菩提道次第传承师祈祷文胜道启门》进行全面注释的作品。它详细解释了原文中一些难懂的名词和句子,并对经典进行了精细的解读。与一般的论著不同,这本书突出了重点,准确地阐释了《菩提道次
本书是从学术的角度,以文献为基础,梳理了峨眉山佛教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峨眉山佛教的形成、兴盛和社会影响,以及与峨眉山佛教史相关的学术研究情况。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关照。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难免心浮气躁。 《访寺记》是由作家青青十年来遍访名山大川、名刹古寺,历尽艰苦,以亲身经历写下的现代版《洛阳伽蓝记》。可谓一剂清凉贴,触之生凉,读之心静。 从寒山寺到大昭寺,从金阁寺到浅草寺,或访寺问情,或寻道味理,或探幽
本书以中、日、英三种文字,介绍了唐宋时期,到福州开元寺居住或参访、学习的7位日本历史文化名人,即日本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日本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吕、日本书法巨匠橘逸势、日本天台宗寺门派宗祖圆珍大师、日本东大寺重建圣人重源上人、日本律宗戒光寺派开山祖师昙照律师、日本诗僧庆政上人。
本书主要对唐宋禅籍中所见俗语,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成语进行讨论。全书包括六个章节:一、禅籍俗语的性质、特征、归属和范围;二、动态语境下禅籍俗语的语义类型;三、唐宋禅籍俗语的来源及世俗化演变;四、禅籍俗语中反常合道的语言现象;五、以禅籍俗语为媒介探究唐宋民俗文化风貌;六、禅籍俗语的作用及风格。
徐梵澄先生关于唯识学的普及读物徐梵澄先生关于唯识学的普及读物徐梵澄先生关于唯识学的普及读物
本书为中国佛教协会主编的“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材”系列之一。本书为《摄大乘论》教学辅助读物,属原典类辅助教材。在释义中,除采用白话消文外,义理皆以世亲和无性二人释论为归趣,以实现方便今人阅读的同时不偏《摄大乘论》正义。在注释上,根据作者在闽南佛学院多年讲授《摄大乘论》至经验,对关键名词进行解释,释词以唯识学相关工具书释义
本书系四川藏语佛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本书稿首先从阿赖耶识和心识的概念和定义入手,列举出与其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一系列词语,对其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的表述和翻译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铺垫。其次,从三转法轮和三次结集等依次形成的显宗经典为依据,通过引经据典地分析研究,认为虽然三转法轮均提到阿赖耶识,但第三转法轮中详细论述了阿赖耶识的性质
《德宏,傣族老奘房之美》是一本融奘房文化、摄影艺术、建筑美学、历史资料为一体的精美画册。德宏辖区内保存较完好的老式奘房有90余座,仅占装房总数的15%,正面临“濒危”的境地,亟待进行“抢救”性留存。居于此,德宏州傣学会、德宏州摄影家协会组织州内摄影家对老式奘房开展了“抢救”性拍摄,图册将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90余座老式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