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形态与病理解剖彩色图谱》对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腹膜后间隙、骨盆及下肢的超声形态与病理解剖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解释。对于正常结构和发育变异、整体和局部的病理解剖,建议使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超声征象进行描述。《超声形态与病理解剖彩色图谱》包含相应的生理和病理解剖学信息,很好适合学生和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人士使用,特别是
本书对于病理学常见的一些疾病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为读者认识病理学的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的参考。同时,整理了病理学知识点和各类考试真题,为读者提供精读及考前训练的机会。编写内容主要遵循教育部病理学课程要求,系统全面,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本书主要供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病理学实验学习和理论课课后复习使用,也可
本书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内容。第一章至第九章为总论,重点讲述了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为各论,特别强调了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并尽量简化发病机制的叙述。教材中插有大量彩色图表,每章后都有自测题,使病理学教学更贴近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4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同时是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4版)》涵盖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内容,除绪论外,共25章,前12章为总论部分,重点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后13章为各论部分,主要叙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
本书讲述疾病的普遍规律,临床常见疾病共有的病理变化;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重点突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介绍,强调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联系,全书理论与实践并重,经典与改良结合,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为实验室工作的推荐参考书,适合从事病理学、组织学、生物学等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的技术人员。
本教材分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病理学共11章,其中第1-4章为总论,重点阐述基本病理变化,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5-11章为各论,主要阐述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联系。病理生理学共11章,第12章为疾病概论,第13-18章为基本病理过程,第19-22章为重要器官衰竭。在本书中,注重
本书内容除绪论外共18章。第1-11章,主要介绍各类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第12-18章,主要介绍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特殊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健康、疾病与亚健康等。
本书内容包括: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在指导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学和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增加了学习目标、知识拓展、病例分析等专题。突出常见病、多发病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突出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突出重点,淡化一般,恰当取舍。突出有临床意
《病理学》是系列化选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创新‘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注重“三基培养”的同时,紧跟“十三五”教材建设工作要求,将纸数相结合,同时注重学习目标的培养,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编写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以便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课程内容附加的有“PPT课件”简单明了,方便随时学习,“知识
随着分子病理时代的来临,临床病理诊断及科研对病理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编写本书,旨在对目前病理实际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主要技术的原理、步骤及要点进行阐述。本书内容包括手术及活检组织样本的固定、取材;常规石蜡、冷冻、电镜切片的制备;HE及特殊染色方法;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