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丛编·直隶著述》是河北省文联主导的对《四库全书》中的直隶人著述进行校勘重抄的大型学术、文化工程。本书根据宋台州本、宋刻本、元刻本等多个版本对荀子进行了系统的校勘,能为现代学术研究的读者提供参考。荀子的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其显著特点在于用辩证的观点顺应时势的发展与变化。其理
先秦时期,诸侯争霸,诸子争鸣,正所谓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圣王之权没有了,诸侯自以为王,圣王之义没有了,诸子自以为是。《仰望星空》是鲍鹏山先生对诸子百家的深刻解读,对文化罂粟老子,人类之子孔子,冒犯天下的叛徒墨子,儒门护法孟子,看守月亮的树庄子,王者之剑商鞅,哲学乡愿荀子以及韩非子和李斯等先秦诸子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为《现代儒学》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本书重在同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既有论点与其理论性进行检视,并探索推进其理论性的可能发展向度。所收录的文章并不局限于儒学之研究,并兼及于道家与佛教的理论探讨。 当吾人在进行哲学上的探讨时,有一个应当注意但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向度,此即某个学说之论点与其理论性之区分。我们可以指出,儒家思想蕴含了
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道家自然观的渗透和影响。中医学成熟的时期与《道德经》成书的年代相近;中医在成熟过程中,也很自然地接受了道学的思想,成为中医学中不可分割的内容。本书立足于中医理论,对《道德经》原文进行提要和解析,不仅从中医的角度重新解读《道德经》,还从“道”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医,揭示了道教思想从理论构建到临床
《走进老子》是作者积多年之学识和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功底,以科学家和哲学家之多维思维方式,并结合现代科学的新研究成果,多视角地诠释了我国的一部哲学著作,相信它一定会给您带来对《老子》的崭新认识和深刻感受。
“音诵”是具有特殊音乐属性的道家声控技术,发源于上古的自然啸法,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洛诵”法度,至汉魏时期又有了“步虚声韵”。南北朝时期,北天师道首领寇谦之谓其获得太上老君启示,而有《老君音诵戒经》。此后,“音诵”便在道家内部秘传。《道德经》音诵,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法则,按照《易经》八卦象数,贯彻传统阴阳五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进行学术探索的一点心得和体悟,涉及易学、经学、史学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甚至密不可分的学术领域。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秦汉易学思想的发展、易学与汉代辞赋、钱大昕的易学成就、杨向奎先生易学研究述略、经学的早期发展、汉代经学与制度建设、汉代经学与教育发展、两汉经学与史学的双向互动、汉代经学与山东儒生、
《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李长之对于现在的读者或许已经陌生了,但在20世纪50年代那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李长之,1910年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的故事》出版于1956年,是年李长之46岁,却已经发表了六百多篇文章,出版了二十多种专著。本书记载孔子的出生、讲学、周游,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
华夏儿女的脚步,当走到春秋末期的时候,老子在他自身自然回归以后,对静默中所见实相用了一个通俗的”道”字来命名。并因道而说及德,使得好像是物的道,第一次在中国,乃至世界人类的文化史上,系统地、玄妙地表述成了可以见、可以触摸,方便参照的崇高的文化现象一一上德(上德,它不同礼、义、仁,也不同于下德,它同道,故后人称上德为一一
《任继愈哲学文丛》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任继愈哲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研究成果,汇编了任继愈所著有关中国哲学的论著,在已经出版的文集基础上,补充了或单行本所未及或未能收录的论著。《儒家与儒教哲学编》收录了任继愈对儒家及儒教独到见解,主要分“儒家篇”“儒教篇”“附录”三个板块,“儒家篇”包括对孔孟的研究,以及“王弼‘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