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文物古迹大全》为保山市第一部反映全市文物文物古迹的工具书。本书的编纂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充分运用新观点、新资料,以“资料翔实、科学严谨、特色鲜明”为宗旨,融系统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展现保山不可以动文物。本书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的基础上,以保山市域范围为收录范畴,全面系统记
本书主要围绕着广州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线展开,主要分三个部分,“发现城市文脉”“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
本书结合赣州市图书馆所藏的西汉铜提筒、魂瓶,北宋《瘟使供养图》,龙南岭下二次葬墓群出土文物,全南雅溪陈氏家族契约文书,客家传统服饰等靠南较为典型的文物,术南地域历史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对深化南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大众对赣南地方历史的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夏学文库”(第三辑)之一。全书共分为八章,包括黑水城数术文书概述、俄藏黑水城汉文数术文书辑录与校考、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数术文书辑录与校考、黑水城西夏文数术文书辑录与考释、黑水城数术文献与西夏官方数术学教育考探等。通过对黑水城数术文书的研究,折射出西夏时期黑水城社会中婚姻生活、医疗卫生、生活出行、
本书共分上下2篇,上篇从引水灌溉工程、古灌区、灌溉井泉工程、陂塘堰坝、挡潮蓄淡工程、塘浦圩垸工程和机电排灌站等7大类介绍灌溉工程遗产,下篇从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和海塘等3大类介绍防洪工程遗产,每个水利工程遗产从修建缘由、工程概况、工程特色和历史地
本书介绍了70余处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背景、沿革、价值及红色革命故事,以及早期革命刊物、红色题材文学作品;通过史料、图片,记述了重要的红色文物及相关革命人物事迹。
本书是关于民乐五坝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年代为半山类型晚期——西城驿/齐家文化时期,该墓地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民乐县六坝镇五坝村,2009年秋为配合民乐县“村村通”工程饮水管道建设和道路建设项目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布探沟5个,发掘墓葬53座,随葬有陶、骨、石器及串饰品等。根据叠压打破关系及出土器物组合及演变特征,整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发现篇,详细介绍渗水井J264的发掘清理情况以及整取井圈和木简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是100余支木简文字的释读;第二部分为研究编,是对渗水井内出土的动植物遗存、树叶、木片和木简材质的分析鉴定研究;第三部分为木简文字编;第四部分为彩色图版,包括遗址发掘现场。图片和木简彩色、黑白图片。这批木简为赵佗前
本书辑录汉代漆器纪年铭文加以分类、厘订与推求,所辑铭文主要得自(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日)町田章《汉代纪年铭漆器聚成》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出土汉代纪年铭漆器相关发掘报告、简报及整理与研究文章,共计157条,其中有纪年者134条,纪年阙如或不确者23条。
本书是河北省文物局在进行河北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发掘发现工作时工作报告,收录了一批首次公开发布的最新的考古资料,含有大量珍贵的考古图片,具有重要的资料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