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曾小平先生继《论语疏译》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书中体例为原文、注释、译文、随记四部分,原文以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德经》为底本,个别章节参校王弼本和他本,分章依次疏译。注释部分是全书重点,作者对重点字、词、句都做了注释。以字书、例句、前人注解为依据,以求知其言而知其所以言。
本书为尼山圣源书院主办的“尼山新儒学论坛——儒学与政治”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由牟钟鉴先生任名誉主编,郭沂任主编,杜维明、牟钟鉴、钱逊、安乐哲、王殿卿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任编委。全书分“中西比较中的儒学与政治”、“现代化视野中的儒学与政治”、“中国历史中的儒学与政治”三个主题,收录了洪修平、王钧林、张荣明、黄玉顺等知名学者的
本书探讨的是我国传统宗教在社会转型期发生、发展的多元“游移现象”。所谓传统宗教,指的是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大教,书中更加关注的是在唐代已完成“中国化”进程、具有独立自主品格的佛教。所谓“游移现象”,指的是传统宗教与现今社会多领域、多层面、多方面的互动关系、过程及其结果。传统宗教的“游移现象”,反映出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发展的现
本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做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蒙城县人民政府,联合建立全国第一个院地共建国家智库平台《庄学研究》。集庄学与哲学研究于一体,坚决抵制西方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文化自信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价值、中华精神、生态文明、人文精神、文化谱系、文化历史、道德规范、和谐生存、庄
滕文公与孟子
《关氏易传》《易数钩隐图》均从筮占的角度贯通《周易》义理及易用,前者解易汉易色彩浓郁,后者宋学特点突出。《删定易图》,乃以汉唐义理易学为标尺,对《易数钩隐图》做出评判和删削。本次整理,《关氏易传》以上海图书馆藏明范氏天一阁刻本为底本,《易数钩隐图》以正统《道藏》本为底本,《删定易图》以明成化左赞刻本为底本。此三种易学著
该书从《论语》的语录体风格出发,采取逐段解析的方式,提炼各篇主题,予以凝练概括,拟就的一些小标题,不失原义,又用语鲜活,富于时代性和感染力。本书打通时空隧道、连接古与今,多用笔墨于孔门师徒言说的时代条件,又指出这些言说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常释常新”,通过“与古人对话”,发现先哲的现代启示,作者还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
《周易》为群经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易学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周秦诸子易学、两汉象数易学、魏晋玄学易学、宋代理学易学、明代心学易学
《论语》历代版本及注本、译本等在国内外出版极多,但将历代《论语》及《论语》学著作全面整理汇刊尚属首次,以《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及今天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而言,本书的市场价值自不待言。《论语集成》收集了自汉代至晚清民国的《论语》学著作共342种(不含今人著作),共计2579卷,基本上涵盖了自古以来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