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墨子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墨子十大主张的性质、后期墨家在逻辑学和科学方面的贡献、墨学衰微的原因和影响等重大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考辨,力图全面揭示墨子思想的基本性格以及墨家学派的沿革过程。全书共十一章:墨子和他的学派,墨子的伦理学说,墨子的政治思想,墨子的经济主张,墨子的天人观,墨子的育人之道,墨辩与中国古代逻辑学,后期墨
《南华经合注吹影》是明清之际一部重要的《庄子》集注本。书中大量引用郭象、吕惠卿、王雱、陈详道、林自、林希逸等学者注语,采辑自魏晋至明清之际等庄学研究家之成果,以思想阐释为主,文学评点为辅,取舍得当,与其注语相得益彰,使庄子本旨得到极好的阐发,是继南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明焦竑《庄子翼》等之后又一个较好的《庄子》
湘潭“碧泉书院”是南宋最早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创始者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的书院,在当时,影响甚大,张栻、彪居正、吴翌等人就学其中,史称“衡岳湖湘之学,皆起于此。”碧泉书院在湖湘学派以及湖湘文化乃至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和第一个学术基地,是湖湘学派的理论创新之所,也是湘学和湖湘文
这套书共十卷,其中《论语》分为四卷,《孟子》四卷,《大学》《中庸》各一卷,分别对修身齐家治国的“四书行注释、译文、解读,并且加入原文的英文经典翻译对照及精美插图,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理念,创新性地将古代圣贤的哲学观点与当下核心主义价值观紧密融合,对当代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儒释道共奉的经典?故宫三殿、清华大学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和《易经》有着怎样的关系?自强不息、物以类聚、正大光明等常用的成语都出自《易经》?身在职场,我们怎样运用《易经》的智慧与领导、同事相处?……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
本书是2019年9月举办的“第九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论文集的精编本,共收录论文18篇,分为三个部分:“担当”论、“诚信”探、“传承”篇,另有附篇一篇。所收论文质量上乘,基本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担当和使命,体现了上海儒学界紧密联系实际的研究特色和学术风格。作者们带着学术雄心,试图在中西文化交
朱震,字子发,今湖北荆门人,世称汉上先生,宋代学者。其所撰《汉上易传》,包含《周易集传》九卷、《周易图》三卷、《周易丛说》一卷三个部分。在义理上以《伊川易传》为宗,同时广采由汉至宋的各家易说,探明卦爻象之所由来,是宋代象数易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本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四部丛刊续编本、通志堂经解本和摛藻堂四库
本书共十篇,除第七章和结论两篇外,其余八篇都在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过。作者认为,常见的庄子形象有两种:主流价值的解构者和践行精神修炼的体道者。作者同意它们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他仍更倾心于第三条解读路线,即庄子儒门说。作者从战国的政治局势、巫教的文化风土和孔老之后的思想史位置三个方面来定位庄子的思想。结合这三点,借助方以智
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通过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层次等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抽丝剥茧般揭示出《庄子》内篇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 通常以为庄子之文章漫无际涯,其实未能了解庄子叙述风格背后的不得已。庄子的哲学,有见于哲学的语言困境,
墨家学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具有长久性的,其在政治、经济、哲学、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人学、军事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均有其影响和贡献。应该说,墨家学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秦汉之后,它虽在被压制、被排斥的情况下,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不亚于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墨家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