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博士后规模正在日益变大并成为高校师资补充的主力军。在新公共管理与学术资本主义影响下,这一群体获得正式教职的时间周期却在变长,其对于学术职业的理解、认同与行动出现差异与偏离,为此需要基于博士后制度的原初逻辑予以纠偏。本书主要以高校博士后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制度主义与认同理论所搭建的分析框架,采用解释性序列设计的混合研
本书探讨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从教学管理概述开始,深入研究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困与解等若干问题,通过九个章节对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热行了深度思考。
规划,是人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于高中生而言,此时的规划,对接下来的人生走向意义重大。 本书以高考志愿填报(以下简称高报)为切口,借助高报这一人生重大抉择课题,带领受众深入了解国内高等教育现状、各院校实力、专业开设及排名、未来就业方向、历年录取情况、个人填报技巧等内容。借助翔实扎实的数据,帮助高中生朋友比对自我情况,择优
本教材收录了34个经管类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旨在提炼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内涵,打造成熟的思政教学路径,提升教师专业教学和思政融入能力,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操作性。本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企业典型案例、职业道德和规范等思政教学特色,让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之
茅台学院工商管理系组织编写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生活动中的思政教学成果,预计50余篇。第一部分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分析和教学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第三部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第四部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中的思政育人的总结。全面
《适彼周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与行动》聚焦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书中从概念生成入手,梳理其在中国语境的渊源,对比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差异,明确其定位。深入阐述发展历程,涵盖从思想萌芽到借鉴探索再到形成本土特色的过程,展现其复杂多样。着重分析当下挑战,像课程理论困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水课”现象、教育理念冲突等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概述、就业环境与就业指导、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准备、就业策略与就业途径、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职业道德培养、就业心理指导。 本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主线,以“科学性、逻辑性、可读性、实用性”为原则,努力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初创(“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危机凸显与改革应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等。
"本书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年鉴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是关于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的大事、要事的记录,全面记录了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教育、教学、行政、建设、科研等各方面的发展和成绩,具有史料价值。本年鉴力求集知识性和资料性于一体,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2016年全年北京理工大学事业发展及重大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领导和上级机关
本书的文章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84年创刊至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载了近千篇关于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文章,作者从中精选了部分研究生导师关于治学、做人、科研创新方面的70余篇文章汇编成书。文章的作者既有韩启德、徐匡迪、吴孟超、朱清时、严纯华、杨卫等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书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