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国学发微》的笺释。笺释主要是对相关名词作出注释,包括人名、书名、学术名词以及文化制度名词等,对文中涉及文化事件的历史背景、学术传承与学术现象进行介绍,偏重介绍学术思想内容。为便于阅读与掌握,全书根据内容,将原文划分为38个部分,每个部分笺释者以按语形式进行概括与评价。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已经占据高校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当下正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春天”。根据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个目标要求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技能,还要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全面协调发展,在“做人”
本书的编写遵循知识性、教育性、师范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从“遵道、缘法、致知、湘学”四个方面,按照“内涵概说、原典摘编、原典精读、说事明理”的架构精选国学经典相关的名句名篇进行系统编排。本书试图在广度上能较系统地反映国学的基本内容,在深度与专业化上符合目前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专业特点,适当对原典进行注解,图
本书的编写遵循知识性、教育性、师范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学的基本常识,然后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个方面,按照“内涵概说、原典摘编、原典精读、说事明理”的架构精选国学经典相关的名句名篇进行系统编排。本书试图在广度上能较系统地反映国学的基本内容,在深度与专业化上符合目前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
本书包括《周易》十卷、《尚书》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诗》二十卷、《左传》六十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大附图本《七经孟子考文》,而宫内厅本《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
江藩嘉庆间入粤为阮元幕僚,阮元出资刊刻《汉学师承记》,以顾炎武、黄宗羲深入宋儒之室,多骑墙之见,故仅得忝列卷末;后又刊《宋学渊源记》,然不录自诩宗程朱的桐城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东树与江藩同在阮元幕府,对此大为不满,故撰《汉学商兑》以驳之。其书仿朱熹《杂学辨》体例,先摘录原文,复各为辨正于下。卷上首先为理学、道学正名;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寄予的勉励和期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也进一步明确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 如何达成三有目标呢?我们尝试从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中华经典家训、家风、家书、训告等典籍中,汲取营养,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