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作者通过对云冈石窟佛教故事雕刻长期、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历史、佛教、文化为切入点,就云冈石窟中现存佛教故事图像的研究历史、表现形式、故事分类、文化特征、题材内容等进行总结讨论。本书内容包括:仰模佛影;觉悟之路·佛传故事等。
本书是由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系列学术论丛。全书收集17篇论文,分别对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等出土文献进行研究。出土文献研究难度较大,内容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本书刊发的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则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
沂南是山东汉画像石重要出土地,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沂南县博物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现收藏本地出土的汉画像石200件左右,本书为三家博物馆所藏汉画像石的精品集。
《岳南大中华史》(精装)是以现代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来剖析和呈现泱泱中华历史的脉络。本书通过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侯马盟书、甲骨文、三星堆、银雀山汉简、曾侯乙墓、兵马俑、马王堆、南越王墓、法门寺、明定陵、清东陵12个中国高级别的考古发现,破解我们之前对于中华文明史的种种迷思,通过它们,我们能够追溯我们的祖先,探寻中华的文明
楚乐器是楚音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楚乐器研究》搜集、整理出土楚乐器及文献记载楚乐器,将楚乐器作为先秦历史文化中的一个文化事项予以看待,对楚乐器的形制、纹饰、造型、铭文、音乐性能、组合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文化为背景,勾勒出楚人礼乐生活的基本轮廓,着力探讨楚乐器与楚人礼乐生活的密切关系、音乐在楚人礼
随着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进展陆续公布,围绕三星堆“上新”文物与有关三星堆文明未解之谜的热议持续高涨。本书由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著名科普作家刘兴诗创作。全书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跨学科角度解读三星堆文明,探寻古蜀人的气候、饮食、居住、劳作、迁徙等生活片段,发掘其中隐藏的科学知识和
本书借助考古发掘与调查资料、传世文献与甲骨金文材料,以及秦汉以后相对清晰的高级贵族墓地规划材料,通盘梳理了自红山古国至明清时期的中国高等级贵族(王、帝及诸侯)陵墓规划的基本情况,初步归纳、总结出了一些统领帝王陵墓规划布局的原则和制度,比如太祖墓居中、其余各墓依昭穆分居左右的主流排布原则,一祖一昭一穆的三墓制以及布局中的
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呈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岭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广州木雕番禺神楼堪称国宝,收藏的潮州金漆木雕、描金漆绘珍品亦精美绝伦。深圳博物馆收藏的客家金漆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系列丛书为国家文物局组织出版的年度快报,目前1998~2020年已经分别出版,该书的出版对于及时、有效地向国内各有关部门、传媒、公众及国外通报、宣传我国文物考古领域每年的最新重要考古发现和工作成果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本书为2021年度快报,
邛窑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境内,是由南河和西河流域的十方堂、大渔村、尖山子、柴 冲、瓦窑山等几个地点组成的古代大型窑址群。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窑址首次发现以来, 中外学者围绕其产品面貌和烧造历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陆续催生了大批著述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