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论语》内客广泛,形式生动,涵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两个方面。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论语》一直是国人开蒙的必读之书,其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与道德标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本书是一部针对《后汉书·儒林列传》的不足而进行查漏补缺和内容完善的资料汇编类学术著作。《后汉书·儒林列传》存在着经师数量不足、传记内容不足的缺憾,本书作者从各种史料中勾稽东汉一代所有儒家经师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汉儒家经师进行全景式的扫描、考辨,内容涉及每一位经师的生平、宦迹、学术师
教人以通权达变,俾以洞明世事。以先民智慧点拨今人迷津,从兵机韬略中演看人生种种。古文专家吴昌明、廉超二位学者将经典以通俗、精辟的注译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破除古今壁垒,使该书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成为了解中华先贤韬略智慧的优秀读本。
本书为2017年第十届海峡两岸暨香港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论集。2017年是该论坛值得纪念的十周年,论坛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轮流举办,本届由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共同承办。论集共收经参会学者精心修订的学术论文19篇,主题为儒学传统与现代社会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经典启蒙课程的学习,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将会使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本丛书由全国著名教育学者、一线名师领衔主编,根据古典典籍的难易程度与孩子们的学习认知规律分级选目,尽量
本书分:至圣孔子篇、亚圣孟子篇。内容包括:《孔子图歌》序;尼山致祷;俎豆礼容;学琴师襄;商羊知雨;退修诗书;化行中都;夹谷会齐;礼堕三都;灵公郊迎等。
《老子》为春秋时期楚国人老聃所著,道家学派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部主要经典之一。作者将老子章句进行分类编排,并给出所选章句大意,将《老子》书中的主要思想,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柔弱处上”“见素抱朴”等通俗简明地表达出来。软精装、小开本,便于携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