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选自作者30余年在音乐鉴赏实践中书写的20余篇书评或书序。本文集提供了30年来国内外部分音乐著述的信息,其中不乏典型事例,引介了国内音乐界缺乏的西方分析哲学美学、实用主义、身体美学研究成果,以及东亚学者的音乐史研究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思想的诸种面相,以及对我国音乐理论与实践未来走向的期待,体
如何借用AI工具进行音乐的创作?特别是歌词的AI生成、曲调的自动匹配,以及后期如何完善,本书一条龙式进行全面讲解。本书分为13大章节,具体内容包括了解AI在音乐中的应用、解析AI音乐的技术特性、掌握AI音乐的生成工具、通过ChatGPT创作歌词、通过AI生成音乐提示词、使用SunoAI生成歌曲、使用musicFX生成歌
本教才适用于音乐表演中国器乐演奏方向专业课“合奏重奏课程”的高职阶段教学需要,为艺术类职业院校提供特色教材的同时向民族器乐演奏者、爱好者提供更多元多彩的音乐内容。教材分为四个篇章:“传统遗韵”“浙曲流觞”“各地采撷”“戏韵深长”。每个篇章都有2—4首作品,在“传统遗韵”和“浙曲流觞”篇章中的作品均采以浙江音乐为素材,深
该教材为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声乐》(专业艺术类)的阶段性成果,是根据中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甄选的30首不同题材、类型的中外经典声乐艺术作品进行编写而成。与本教材配套的部分教学视频将在江苏省美育精品课网站上进行发布,课程形式有单人课、双人课和多人课三种形式。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写团队以作品内容为铺垫,以声乐演唱技巧
人们习惯于从书写视角看待中国古代诗歌,事实上,《诗》三百、屈骚、汉唐乐府、唐声诗、宋词、元明清散曲及各个时代的歌谣等起初皆以音乐传播作为其生存方式和扩散途径。本书借助于传播学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中国古代诗歌音乐传播传统的形成、传播的双行为主体(乐人和文人)、各种传唱方式与辞乐关系、传播的社会上下层文化空间、传播的诗歌及其
《银龄艺韵》系列图书,是社内艺术教育编辑中心自主策划的项目,旨在为老年人群、老年大学提供优质贴心的选用教材、教辅。产品综合特色有:1.国标大字版;2.开本统一;3.容量适宜;4.平价;5.售后社群服务。目前计划有音乐、书法、国画三大类。本书是音乐类目下的《老年人笛子入门优选简谱曲集(大字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笛
《银龄艺韵》系列图书,是社内艺术教育编辑中心自主策划的项目,旨在为老年人群、老年大学提供优质贴心的选用教材、教辅。产品综合特色有:1.国标大字版;2.开本统一;3.容量适宜;4.平价;5.售后社群服务。目前计划有音乐、书法、国画三大类。本书是音乐类目下的《老年人中阮入门优选简谱曲集(大字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
《银龄艺韵》系列图书,是社内艺术教育编辑中心自主策划的项目,旨在为老年人群、老年大学提供优质贴心的选用教材、教辅。产品综合特色有:1.国标大字版;2.开本统一;3.容量适宜;4.平价;5.售后社群服务。目前计划有音乐、书法、国画三大类。本书是音乐类目下的《老年人古筝入门优选简谱曲集(大字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古
《琴史三书》将宋朱长文著《琴史》(6卷)、民初周庆云著《琴史补》(2卷)、《琴史续》(8卷)汇集成一本琴史专书,作为一部以琴人为中心的纪传体琴学通史,记载自先秦至清末帝王将相、文人隐士、方外闺秀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共计836位琴人,其中涉及琴人、制琴、制曲、鼓琴、琴谱、琴文、琴道等诸多琴事,郭小利将其汇集成书,进行考证、点
全书共文章四十余篇,约一百二十万字,是作者陈鸿铎多年来从事音乐分析课程的研究成果及教学心得的合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理论研究;二、作品分析;三、学科建设;四、评书论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