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则言》是由王阳明的弟子薛侃与王畿摘录《传习录》中的问答之语、《文录》中的文辞、《别录》中的政治策略编纂而成,是除王阳明《传习录》之外的一部体现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两卷,共收录王阳明语录及文章185条,卷一主要为散句,卷二为文章。本书为《阳明先生则言》一书作的译注和解读,作者余远航、姚志刚,均为阳明心学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思想史的专著,它重点阐述了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和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则错综交织于其间。嵇文甫先生叙述的这一幕思想史剧,内涵丰富,引人入胜,是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典范性著作。
聂豹一生刻苦专研王阳明心学学说,并通过讲学、制定族谱乡约、利用政治权力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王学的经世致用。本书以短短十万字简洁、明了地告诉读者聂豹对王学的继承和发扬:他确立了以归寂主静为核心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为后世学者研究王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三十卷,明欧阳德撰。欧阳德的思想,大抵本阳明所教而立言,创新之功少,守成之功多,而宣扬、捍卫之力尤巨。欧阳德生平之重要文献,皆收入门人王宗沐汇编的《欧阳南野先生文集》中,其中内集十卷为讲学之文,外集六卷为应制及章奏案牍之文,别集十四卷为应俗之诗文。欧阳德以讲学为事,凡所与人往复书信、赠言、别序,无时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王学兴盛,王阳明著作的刊刻出版蔚然成风,出现了《居夷集》《传习录》《阳明先生文录》等选集,隆庆年间刊刻的《王文成公全书》则是对这些文献进行整合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是后世各种《王阳明全集》的蓝本。本书以隆庆六年初刻本《全书》为底本,以万历年间谢廷杰本《全书》以及多种版本的《传习录》《阳明先生
王阳明传记。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从小就认为读书是为了做一个圣贤之人,少年时他曾骑马游塞外,种下经略四方的志向。等到步入仕途,他因得罪权宦刘瑾遭到贬黜与追杀。可以说因祸得福,他由此在龙场得道,正式开始收徒讲学,传播心学。此后,无论是平定南赣盗贼,还是平息宁王叛乱,都是他将心学灵活运用其中,对“致良知”“心
本书内容分为三卷:第一卷:讲透王阳明——以善变突围,以情深致良知。第二卷:心学的智慧——你当善良且有力量。本卷主要介绍王阳明心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合生动的案例,不绕弯,核心直指,打通阳明学习核心概念体系。第三卷:内圣外王——不动心,事上磨。本卷主要介绍王阳明的成事心法“内圣外王”,全面剖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本书
《传习录》是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经典,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其中有许多充满思想智慧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语言。《传习录百句》择取和提炼了《传习录》且适当采用《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经典语句,并结合阳明的思想做了启人心智的解读,举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心学核心思想
本书开篇明确提出了心学非理学,否定学界一直以来所称的宋明理学的说法,阐述了宋代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同明代心学在学理取向与社会效应上二者绝然不同;并以明代社会改革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为背景,系统地梳理了明代心学流派中颇具影响的白沙心学、甘泉心学、阳明心学,以及三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示了明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书信集,它不但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王阳明先生的学说和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完全展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深度和精妙的语言艺术。本书是对《传习录》的逐句解读,也包括一些拓展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作者在注重了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以更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晦涩难懂的古籍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