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生态学和遥感科学的研究进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态遥感理论、方法及其在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的应用。本书共有三篇17章。第一篇是理论篇,包括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了遥感和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篇是方法篇,包括第3~7章,分别介绍了生态系统分类、陆表植被、陆表水文、陆表能量等
本书主要挖掘数字经济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实践路径。本书构建了数字经济影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金融等因素如何通过不同机制促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对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及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并揭示不同维度之间的时空异质性;运用实证分析方法,
本书聚焦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实践,提出了发挥水文过程重要基础性作用与湿地独特的水生态功能,基于河流与湿地水生态过程,以流域为尺度,优化流域水系布局,修复流域水系形态,落实湿地空间,利用湿地改善流域水循环,保护水环境。提出构建以流域为尺度的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设想,实现多规融合与湿地技术协同。基于流域水系与湿地改善
本书系统介绍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新疆艾比湖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监测的系列技术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成果,开展下垫面不同地物信息提取与反演的指标体系、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以及在艾比湖流域植被覆盖度与时空变化反演、森林资源监测、土地荒漠化监测、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同
本书是我国首部有关汞矿区汞污染修复策略研究的系统性成果性专著。全书共五章,系统介绍了以编者为学术带头人领导的研究团队近15年来在我国主要大型汞矿床聚集区域开展的土壤汞污染及环境风险以及汞污染防控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汞矿区汞污染现状、汞矿区汞污染源头控制与过程阻断、汞污染土壤防控技术、铜仁市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
本书共分为五篇十五章,主要介绍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构筑物的运行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常用机械设备及维修、城市污水处理厂供配电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检测与安全生产等内容。本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上岗培训的教材,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
本书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专业阅读部分的要求编写。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PART)。每个部分含若干个单元(Unit),共3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课文和一篇阅读材料组成,共计68篇。课文和阅读材料均选自原版英文教科书、科技报告、著作、专业期刊、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其中第1部分(1~3单元)介绍环境、环境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面对我国乡村社区生态系统空间规划多从客观要素出发、对使用群体的主观生态感知研究缺失,造成居民与生态要素的互动性模糊、生态服务分类体系不完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低效等现状,本书在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我国乡村社区生态系统现状基础上,总结微观尺度下乡村居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特点及规律,构建该过程中的感
本套书是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组织编写的科普丛书。 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也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本书在整体介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概念、类型、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案例,带领读者全面深入探究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机制、负面效应及应对策略。本书形式活泼,材料
急流-深潭-河滩系统是天然河流的基本形态结构单元,是退化河流生态修复的模板。在天然河流的上游到下游,该系统不断重复出现,在水平和垂直空间结构上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其河道形态结构参数在上下游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然而,国内外对天然河流急流-深潭-河滩系统的形态结构发育特征和生态功能缺乏研究。作者在对我国西部泾河、灞河等9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