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金融化生存世界”为主题,从三个部分剖析了金融化的本质和问题。一是金融化的哲学基础,从金融起源及其本质、金融化的演变、金融资本推动金融化进程等方面,理清楚金融及金融化范畴及其本质,进而阐明金融化为何是个哲学范畴。再从资本技术同盟和意识形态方面,阐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类金融化生存世界是如何生成的。二是金融化的
直觉是事实还是想象?对某事感觉好或感觉不好意味着什么?这本实用、有趣且可能改变人生的书提供了答案:直觉是真实的,基于科学,可以成为你的超能力。 每时每刻,我们都会吸收大量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信息,但只有部分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其余信息并没有消失,学会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将使你做出更好、更快的决策。 直觉曾挽救生命、免除灾难,
针对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不同焦点和风格迥异的理论谱系,以及通常在真理理论中被忽视的生活世界场域内真理话语的显著存在,本书主体部分围绕何为真理真理何为为何真理三个主题展开通观性的理论思考。本书认为真理与真在语词和概念上都存在明确的义理分野,在此基础上提出事实真理和意义真理是分析、概括英美认识论与欧陆存在论真理
为了促进哲学学科建设,加强海内外哲学学者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06年创办了《哲学家》学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逐渐受到国内外学界的瞩目。自2020年起,《哲学家》一年出版两期。 《哲学家》除收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与外国哲学等领域的论文外,注重发表史论结合、比较研究的佳作,涵盖伦理学、宗教哲学、科技哲学、美学
本书认为,“形而上学”是近现代哲学发展转型的“关键词”,“形而上学合法性”是中国哲学近现代重塑的核心主题。也正是聚焦此主题,“拒斥”与“重建”两阵营持续互动,催生了贯穿近现代哲学史的“形而上学思潮”。本书全景展现了近现代学人围绕“形而上学概念内涵”“形而上学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形而上学方法”“形而上学知识”“形而上学命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通释》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通释》(100卷)丛书”项目成果之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通释》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的中外学术史通释第二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本结构通释第三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核心要义通释第四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核心概念通释第五
马克思与蒲鲁东的思想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基础性议题。在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蒲鲁东理论中的积极因素对于马克思的早期思想转变具有不可忽视的先期影响;而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蒲鲁东的理论缺陷则充当着马克思不断磨炼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参照。本书稿基于新文献推进对马克思与蒲鲁东思想关系的深层解读,以历史性
本书用“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话语表达方式构建起新时代党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创新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哲学框架。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重大命题和论断,其实质,就是为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自1995年开始的“神圣人”(Homosacer)系列标志着当代思想的新方向,而本书则为这一系列画上了圆满句号。在前8卷的考古学研究之后,本书对近20年来引导研究进入未开发领域的思想和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和界定,这些思想和概念的边界与身体、技术和景观的新用途相吻合。在书里,阿
本书主要为作者近年来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科学》《中国德育》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基本观点包括:教育是一项成全生命的事业,教育学是一门成全生命的学问;教育必须面向人的身体,面向人的心智,面向人的灵魂;教育必须育体、育智、育魂,必须成全人的体力、脑力、心力;学校必须教会学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享受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