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兴国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五种模式”,即轻度、中度、强度流失区、紫色页岩、崩岗治理模式。形成了“七个结合”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技术,即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草灌乔相结合、治理与管护相结合、封禁与节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猪沼果相结合,加上全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干靓著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建成环境》应对高密度城镇化发展对自然生物栖息空间的侵蚀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生物生境系统的缺失,以人与其他生命体在城市中的和谐共生为目标,探讨城市生物的空间生态位需求,提出多重生境的概念,分析其类型、功能及供给潜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城市建成环境对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文件精神,科技部于2006年10月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立了“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重大项目。《BR》本书研究来源于由山东大学和山东九发生物降解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
本书对生态领域中的石油危机、水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历史进程及其国际政治化的演进逻辑进行了梳理,论证了国际生态秩序正处于形成和嬗变之中,并对当今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产生了压迫效应,并剖析了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理论创新、战略创新和政策创新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变化条件下流域水循环影响机理及其生态响应过程
《设计自然:人、自然过程和生态修复》通过对自然环境修复工程以及人为创造的生态环境进行对比研究,尝试对“生态修复”这一概念进行全面且完整的定义。书中提出生态修复的核心是生态,包括生态完整性和历史忠实性,并且强调生态修复的核心是生态学范畴的,但是也需要将其核心扩大化,为文化元素的参与提供空间。作者创造性地提出“有关切点的修
清华大学自1998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以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大学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了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具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人才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对大学教育
《工艺环境学概论》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的原辅料、生产工艺、污染排放特点分析、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管理等,契合了排污许可证分行业推进、按行业管理的需求,可作为环境类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用书,增加其环境类课程的技术性和实用性,也可作为企业环保人员和生态环境部门岗位培训的参考用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题精选及其解答》内容共有21章,分别为绪论、病毒、古生菌、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物质循环与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环境分子微生物学、环境与生态、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系统、水源地污染源的生物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的
环境生态学(第二版)共14章,包括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干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前7章是理论生态学部分,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