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西方哲学研究》(TsinghuaStudiesinWesternPhilosophy)以辑刊的形式每年出版两辑(每年6月底出版夏季号、12月底出版冬季号),每辑30-40万字,接受海内外学者在西方哲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历史性或系统性研究的或以中西哲学会通为主题的高质量专题学术论文(10000-15000字,编辑许可
有别于单线条的“人的解放”进路,本书把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四个阶段。本书各章基于MEGA2文本,具体考察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莱茵报》时期的共和主义政治哲学、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哲学共产主义政治哲学、从《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增订版》(上卷),汲取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成果,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精神,贯彻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现实、感性、对象都当作实践去理解的方法论原则,对一些传统的命题、概念提出了新的解释;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包括重建社会信任、民主政治,具有一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本书中就如何做好打工人阐述自己的思考,提出对职场和工作的独特理解。图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给职场新人、给业务骨干、给中高层管理者的中肯建议。 松下先生曾做过学徒、职员、创业者、企业老板、日本首富,多重身份经历使他得以从多角度思考职场和工作,因而其见解兼具高度的思想性和接地气的实践性,对于
在多阶段职业生涯里充满热情地工作,在工作之余过有趣的生活,这是长寿时代越来越多人看到的变革。 疫情之前,旧的工作惯性积累了很多问题,比如漫长的通勤、繁重的会议、无法陪伴家人……疫情之后,大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数字技术赋能灵活办公,工作和生活面临多元化的选择。如何快速适应趋势,在灵活工作的同时获得满意的结果,有待我们重新
本书系统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探究他们关于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领域,研究科技异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大众文化异化的关系,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不同,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价值及局限,特别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新的异化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消除异化
信念的合理性问题,可说是在不同时代哲学家们建构的公共平台或对话语境中,所生发出来的一个最为根本的认识论问题。具有不同立场与倾向的哲学家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对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探究与争论,丰富并扩展了知识、信念以及合理性等思想观念的内容。本书稿以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为基础,以知识和信念的区分为视角,对围绕着信念认知合
本书为作者在智慧树慕课平台课程的配套用书。本书从人类智慧的起源追溯到轴心时代的文明,乃至东方的《易经》《老子》《庄子》,解读佛学禅宗的核心智慧,为同学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人类智慧逐步进化演变的线索;也通过中西方思想的比较、哲学和科学的融合碰撞;诠释人类文明的变迁与超越。主要内容包括:两个世界和三种思维、轴心时代与人类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本著作选取了批判分析、辩证分析、历史分析、规律分析以及价值分析五种具体方法作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发展历程、时代价值三个维度进行了立体式、专题式和中国式的阐述,深入揭示中
本书旨在考察从进化论在中国到唯物史观初传中国的理论演进与转变。因此,本书并不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作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本书的核心观点是:(1)严复“天演”进化论的理论旨归、逻辑结构和理论基调基本上为此后中国式进化论所遵循。(2)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独具慧眼,他对唯物史观内蕴的决定论与能动论的张力持保留态度,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