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从生活到文学——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审美探究》《由“文质彬彬”看铁凝散文的文化传承意义——铁凝散文简论》《山东作家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山东女作家群和青年诗群为例》《先锋与传统的融合——刘照如小说叙事策略论》等文章。
《春温笔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论文类编》是作者的论文集,精选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分类编订。主要分为鲁迅研究专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专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学研究专集、当代作品评论专集。每一部分选取了代表性论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本书具有较高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与老作家王蒙的对话,与诗人、评论家陈超的对话,与评论家王力平的对话。在这三篇主要的对话文章之下,分别收录了作者与该对话主题有关的的评论文章。其中与王蒙的对话讨论了王蒙的创作思想和相关作品,与陈超的对话则将铁凝、莫言、刘震云聚合在一起讨论,与王力平的对话则梳理了河北当代小说史。文
本书收录了十二篇对话文章,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当前文坛热点的讨论文章,包括城市文学、生态文学、女性书写、非虚构、乡土文学、文学破圈出圈等问题;另一类是关于文学理论新变的对话,包括叙事、结构、抒情、语言、现实主义等。这些对话文章大部分在公开刊物发表过。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结合文学理论,将当前热闹非凡的文学现场出现的一些潮流
本书是广东青年评论家陈劲松的文学评论结集,既有对单个作家及单篇作品的具体评述,也有对某一文学现象或文艺思潮的总体把握,尽可能展示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所论对象,大多是当下活跃而知名的作家,如莫言、贾平凹、迟子建、苏童、李敬泽、双雪涛等,对广东本土作家尤为关注,如王十月、王威廉、郑小琼、塞壬、蔡东、徐东、谢湘南等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24)》将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唐代文学研究界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囊括其中。主要内容分为一年记事、会议综述、一年研究情况综述、新书选评、问题研究综述、港台及海外研究动态、盛德清风、索引目录等栏目。它的特点是力求全面地反映海内外本年度研究唐代文学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同时,它也以开放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山居”是元代文学、绘画领域出现的高频词,是元代诗歌、散文、散曲、词、绘画等文艺形式主要的艺术母题之一,反映出元代士人风雅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是元代士大夫休闲文化景观的多元镜像。本书以“山居”这一元代文人喜闻乐见的话题为切入点,通过山居诗、山居散曲、山居画三个文艺载体来深入挖掘元代的休闲文化,呈现
钱锺书谈艺衡文,能够超越新旧中西文体之畛域,破体而为,自创新境,他的学术著述,体式雅饬惬意,语言严谨精妙,风格庄谐兼具,极具个性化的特色与魅力。本书以百余年来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为背景,从文体意识、文体选择、文体运用的角度,在体类、体要、体貌三个层面,梳理并阐发钱锺书学术著述的文体特征,揭示其与钱锺书学术思想、学术旨
本书以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着力建构的新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末知识精英的相关言论、报刊舆论的多重反馈以及展现新女性形象的相关小说文本,通过梳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得以生成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力,力图展现知识精英,往往是男性知识精英在新女性形象建构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同时,广大女性群体在国族与性别的多重交织下如何应对、突围、
《时务报》是晚清维新运动时期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报馆内部汇聚了包括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张坤德、曾广铨在内的-批新知识群体,也吸引了陈炽、谭嗣同、严复、夏曾佑、林琴南等为之撰稿,他们通过公共媒介对于世界知识、现代思想的吸纳,承续了甲午、乙未之际维新派讲求时务的风潮,同时,也将此内化为一种动力资源,推进了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