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2001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修订版。本书第1版按照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的线索,选录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在理论建设上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论著,进行了注释和评析。修订版总体上仍然属于论著选读的性质,以选文和注释为重心。但在修订中,增加选注篇目,调整结构,按照时代变迁,分设六编,每
本书按历史线索精选了先秦至清末的四十三家有代表性的文学论著进行了校勘和评注,名篇选文分“简介”、“重点词语”、“注释”和“附录”四部分内容。
研究昭通作家群的创作思想的演变发展,是研究昭通文学现象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创作思想指导、规范和制约着作家的创作,这不仅能够解释作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作家。创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研究创作思想不仅有利于作家更好地认识和反思自己的创作历程,总结艺术经验,而且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并把
《孙楷第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之一。作者孙楷第先生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为学界所公认。该集是孙先生著作的精选本,共收录文章20多篇。主要内容有关:古代小说传奇;元曲杂剧;楚辞《九歌》;唐代俗讲变文;古代作家、历史人物及事件等探析考证。引用史料非常丰富,言必有据,凸显他立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从对文
《俞平伯集》收入他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30余篇,着重选录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诗文论;二是研究古代诗词、曲赋、戏曲、小说的论文;三是《红楼梦》研究的论文。
《国学经典: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分为八章,包括唐代的基本文史观念、承前启后唐代基本文史观念的历史定位等内容。
《大家论学》是在所谓“国学热”日见升温的当口诞生的。这几年,由于参加《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的工作,必须更多查阅学术界的资料,才发现“国学热”在不长的时间,竟已发展到出人意料的局面。仔细想来,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国学”就是“中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随着中国国势走向振兴,人们自然会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关
本书内容包括:宋代文学综合研究;北宋主要作家作品研究;南宋、辽金主要作家研究。
《文坛季节风:中国当代文学专论辑览》收录了作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文章,主要是直面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文字或短或长,或微观或宏观,或单论作家的一部作品,或为作家作综合性的专论,或以文学形式变革为切人之点,或以文化观念冲撞作讨论话题。面对新时期文学的浩瀚大海,作者寥寥可数的评论文字只能追踪大海里的几朵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