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又称视觉传达设计,它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和色彩等基本设计元素,通过艺术设计手段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平面作品,从而更加有效地传播相关信息。在这些基本设计元素中,文字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书法艺术作为文字的特殊形态,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味。因此,书体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成
启功先生的书法课,是带着学问写书法,透过书法看文化。他出身书香门第,精研文史、鉴定、诗词,这些字外功融入他的笔墨之中,既有技法的严谨,更有思想的厚度。 本书从最基础的笔顺结构写到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解析,理论结合实际地系统讲述了启功先生的毕生书法心得,辅以大量彩色插图展示笔触细节,语言平实,见解独到,是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
《书吟唐诗以自娱》是作者张连超抄写唐诗、名句,并有感而发抒发情怀的作品集,是其读诗、学习的体会合集,展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作者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全书集诗、书于一体,字迹端正、清晰,展示了作者对古典诗歌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本书特别适合老人阅读,以便消闲解闷、遣兴陶情。作者为军休干部,所以本书的出版经过北京市海
老年大学实用教程--零基础学书法入门与提高
这一部《小楷书法地藏经》是清代书法家汪鸿藻所书写,汪鸿藻字沛仁,根据记载,他应该是徽州歙县瞻淇村人。对于他的事迹,现在我们能够找到的非常少。汪家在当地属于书香门第,从南宋到清朝,出了十八名进士。根据推测,汪鸿藻在1860年左右大概中了秀才或者是举人。他早年在歙县的一位微商家里做私塾老师。民国八年(1919)曾任江苏省川
《金刚经》是中国广大佛教徒所普遍习诵奉持的一部经典。即便不是佛教徒,多数知识分子也都会了解和学习《金刚经》。因此,这部经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这部《林则徐小楷〈金刚经〉》收录了林则徐手书的《金刚经》全文,同时附有他所书的《心经》《阿弥陀经》《大悲咒》等。 同时,本书特别收录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所作的《金刚经
弘一大师所书的《药师本愿功德经》是他写经书法的重要代表作,写成于民国丙子年(1936年),大师时年五十六岁,人书俱老,艺术已臻至境。经前东方三圣名号,乃刺血写成,可见大师感天动地之真诚。这部经写成以后,在民国时期就曾经影印流通,受到读者的热捧,至今还有多种版本印行。 这本《弘一大师手书药师经》,收录了弘一大师所书《药
《晋唐小楷八种》,共计三十开,蝴蝶装,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依次收录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定武《兰亭序》,佚名《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虞世南《破邪论序》,禇遂良《阴符经》。册页前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子京收藏印、翁万戈藏印等,晚清名家陶浚宣题名,干、嘉、道三朝重臣英和的两条题签,后有清初著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诞生于河南省孟津县,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正如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浙江安吉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别号甚多,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无须老人等。曾任过一个月的江苏安东县令,爲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诗、书、画、印』四絶的一代艺术宗师。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爲清末『海派四杰』之一,他的艺术敢于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