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是中国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佛教通史,对1912年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内容简要系统,叙述语言畅达,引用史料丰富,考订认真,作为近代颇有声名的学者、教育家和佛学家,蒋维乔认为,于佛教义理的方面,中国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多有独自成宗、成家者,但不注重考史,对
本书包括原文和译文,原文为唐代宗密所著,此论依《华严》的宗旨,推究人的本源。卷首有宗密的自序,总叙造论的本意及全论的大旨,认为万物都有本源,人为最灵,更应知自身所从来,但儒、道二家只知近的是祖、父传体相续受身,远的是混沌一气分为阴阳而有三才、万物;又佛教中也有说是前生造业受报得到人身乃至业、惑展转以及阿赖耶识为身的本源
本书包括导读、正文、附录等。导读部分简要介绍《六祖坛经》的成书过程及版本传流;正文包括原文、注释、大意、解读、思考辨析题,对《六祖坛经》进行深入解读。其中,解读以教入禅、以禅证教,既顾及一般知识,也不离自家体会,力求透彻明了;思考辨析题的题目内容不离《六祖坛经》思想与现实生活,以启发学人思考为要;题目多少不论,多则数题
本书的核心观念是印度哲学思想中的绝对本体观,在佛教中它就是涅槃观。作者追述了从吠陀诗歌到梵书、奧义书的超验绝对观源流,最终落实于大乘佛教的龙树中观哲学。虽然本书在名义上是讲涅槃观念史,但实际上显示了全部佛教基本学说从小乘向大乘发展的哲学背景,也揭示了整个佛教实践活动的思想依据。
全书共六百卷,(唐)玄奘法师译,三灯文化编,简称《般若经》。般若波罗蜜,意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此次出版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繁体竖版大字版,原汁原味保留古籍精华,方便诵读,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泛东亚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研究中国古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泥金版)是一部明刊书法作品,也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本书为明朝宣德年间泥金版本,是难得的书法经典类作品。
本研究通过对敦煌禅宗文献中的灯史、语录、偈颂、杂集等内容的全面整理研究,深入全面地揭示禅宗在敦煌的影响及其兴衰,揭橥中国早期禅宗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史。敦煌禅宗早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以保存并丰富禅宗北宗的有关历史文献,可资探讨传统禅宗文献的流变,同时由于具有传统性与地方性兼容并蓄的特点,还可据以探讨唐至五代敦煌地区的禅宗
本书本书是2019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是首部对汉藏佛教思想交流交融史做最全面、最深入梳理和学术研究的图书。汉藏民族在信仰上的交流和交融,有着深远的渊源。本书从对“三宝”的认同、对佛教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佛教与国家关系的认同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对汉藏佛教思想史的理论进行教义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将藏传佛教思想的产生、
本书稿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主编,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佛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该书稿属于佛教文化研究类图书,主要内容是佛教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宗派问题新探、佛教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书稿收录了近期佛教哲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共约二十余篇文章,展现了学者们
元代僧人中以诗文著名者颇多,如明本、行端、祖铭、栯堂、大圭、宗衍、子庭、本诚、子贡等,诗僧的生活不外世出世间。本书力图从浩瀚的文献中梳拢出元代诗僧的大致生活面貌和元代僧诗的创作成就。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综述、元代诗僧辈出僧诗繁荣的大背景两章。中篇为元代诗僧总体考察、元代诗僧之游戏翰墨、著述文献三章。下篇为石屋清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