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之维:中日文学散论》是对几位古代士子和现代作家的人生和作品所作的同情性理解和阐释形成的文字。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试图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理解作家和作品,结合对生活、文学和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反思,揭示其故事的意蕴、文字的魅力和审美的情韵;期望能够通过个人的心灵“小世界”,认识、理解和阐释文人士子的人生和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是古人对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规律和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有别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作者把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五个时期:先秦萌芽产生期、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唐宋金元胜利扩展期、明清繁荣鼎盛期和近代中西结合期。全书共五编,计35章。上卷17章,论述了从先秦、汉魏六朝到唐代的文学理论
本书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教材和参考书,初版于2002年,2013年修订出了第二版,累计印刷四十余次,销量达50万册,在同类教材中发行量算是很大的。不同层次的大学都在用,使用范围很广。 本次修订出版第三版,保持了原第二版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有选择地补充融入了学界和编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全书试图通过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以点
本书作为一本论文集,从文艺理论的当代实践角度入手,对艺术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对艺术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涉及音乐、影视、美术、戏剧、动画、戏曲、书法等方面,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既对理论进行详细的评述,又充分突出中国经验的主体地位,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书汇集了项目组师生的心血和智慧,内容新颖,具
本书收录包括《大湖消息》评论小辑和《家山》评论小辑,当代写作新动态、网络文艺观察、古典诗学阐释专题、中外现代文艺理论新探等六个专题等方向的论文20余篇,可反映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
王瑶先生是当代杰出的文学大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的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王瑶全集(全八卷)》收录了王瑶先生生前全部著作,及著译年表、年谱、日记、书信等。全书共八卷,约三百二十万字,计四大部分,为目前出版过的王瑶著作最全版本。该全集由孙玉石、严家炎、樊骏、乐黛云、王得后、董大中、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
《文化传承和古代文学研究》一书以古代文学论述为基底,以古代文学历史发展为导向,对古代文学观念与理论和传播展开论述,介绍了古代文学观念、理论与思想的融合,引导读者对《诗经》《楚辞》等的传播有基本的了解;详细论述了文化传承和古代文学的审美和跨学科探索,试图厘清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了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介绍
本书由新文学学会组织编写,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等。收录文章,紧跟时代热点,反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里的一些新观点、新气象,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其中有对武汉文学微观察、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究等主题推出系列文章,另有针对现当代文学一些人物和现象的评论。本书为编者精心所辑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评论”从广泛解读了中国古今文学的经典案例;第二部分“曹禺研究”集中对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戏作做深入研究,兼论中国现代戏剧的本土化进程;第三部分“微小说评论”分析了华文微小说的发展,并点评了数篇中国当代微小说;第四部分“序言数篇”是作者为几部文学作品所作序言;第五部分“文化阐发”包
本书为国学家陈湛铨教授主讲香港学海书楼时所撰之讲稿,从卜子夏《毛诗序》、向子期《思旧赋》到吕仲悌《与嵇茂齐书》、汪中《经旧苑弔马守贞文并序》,跨越上下五千年,精选历代名作,展示古代文选传世之精华。作者为35篇选文注释及疏证,内容旁徵博引,解说极为详尽,时复中有注,疏中有疏;且论述严谨,考证详备,时有精审之案语,可以决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