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修订版)》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基础》(第一版)的修订版,在一版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技能鉴定规范,结合本课程近几年的实际教学情况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分别从形态变化和功能代谢的角度来阐明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修订版增加了第十三章,“
《临床病理学(第2版)》由多年从事病理学教学和临床病理工作的专家、教授及资深教师编写而成。内容突出临床特色,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预后。编写过程中注意突出学科特色、体现科技成就、反映研究成果,力求“新、特、深、精”的特点,编写原则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力求
在设计理念上,本书注重理实并重、学训结合,兼顾学科性与职业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服务学生专业学习需要的同时,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内容编排上分为病理解剖学(上篇)和病理生理学(下篇)两部分。病理解剖学重点阐述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病理生理学则重点阐述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以及病理变化和病
Thisbookisawonderfulresourceforsecondyearmedicalstudentstakingpathologyaswellasmedicalstudentsintheirclinicalyears.ItisagoodreviewandhighlyrelevanttowhatIamseei
本书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本书有3部分构成:第1部分为病理解剖学内容,共14章,第1~5章为总论,讲述疾病的一般规律,第6~14章为各论,讲述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第2部分为病理生理学内容,共11章,讲述几种常见基本病理过程和主要器官系统的病理生理;第3部分为配套教学内容,包括思考题及答案
《病理学实习指导(第2版)》为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实习指导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与《病理学》理论教学对应的各种疾病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按章节顺序,依次描述标本患者的简要病史、大体与镜下的病变特点,以及相关思考题。《病理学实习指导(第2版)》还提供了系列PBL讨论病例、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方法、各器官观察方法及正常器官重量等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疾病概论、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
在教育部教育改革、提倡教材多元化的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国内多家医学院校于2003年出版了第1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材,受到了各医学院校师生的好评。为了反映最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医学进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配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的要求,2008年我们决定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改版修订。本次改版广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