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谙东方和西方哲学,对东方和西方的文学、美术以及世界文明史、社会学深有研究。本书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在于其立足点。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精深的学识修养,并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对书法的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其次,在于他对日本书坛各种流派发展前途的预见。他以上述的根本思想为指导,对日本现代书坛的各种流派进行了分
《书学史料学》首先对书学一词进行释名,厘清了书学的内涵。其次,对书家、书体、书论、书迹以及20世纪新发现的书迹等书学著述进行分类综述。作者陈志平,现于暨南大学任教,近年主要致力于书法史论和古代文学研究。此书还介绍了综合性的书学著作、书学史料的整理、书学研究工具书等书学研究相关的情况。此书兼有史料学和目录学之长,对书学研
《北魏穆亮墓志》,全称《太尉领司州牧骠骑大将军顿丘郡开国公穆文献公亮墓志铭》。北魏景明三年(502)刻。1925年河南洛阳城东北西山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妻亮妃墓志。1939年于右任将其捐藏西安碑林。志石呈方形,高66厘米,宽59厘米。志文正书20行,满行22字。其书俊美挺劲,笔力雄健,多施方笔,棱角森挺,结构紧密,起
《北魏李谋墓志》,全称《大魏故介休县令李明府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刻。碑体矩形,高72.5厘米,宽50厘米,厚12厘米。碑额正书“大魏故介休县令李明府墓志”。志文18行,满行20字,墓志全文共314字。李谋墓志出土于山东省安丘市,清光绪十八年(1892),邑人因此石涉讼入官。县令吴观敬摹刻一石置署中,暗中将原石
《北魏刁遵墓志》,全称《雒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铭》,志文楷书,高约80厘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共28行,满行33字,原石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清雍正年间在河北省南皮县出土,其一角已残缺,缺150余字,中间漫漶20余字。现藏山东博物馆。此志书法浑穆峻劲,风格近《郑文公碑》,是北魏墓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康有为《广艺
《口诀化练行楷·符号法连笔字速成》是以书法家夏哲冠的硬笔行楷为范字的练字帖,专为零基础的行楷初学者打造。本书以行楷笔画连写为主要内容,将复杂的行楷书写规律总提炼为使用频率很高的组合,并且将其命名为形象的“符号”,使初学者更易学、更易记。同时归纳了八大连笔技巧,连笔一学就会,学练结合记得牢。书中例字均做了笔顺拆解,方便初
书中总结了5大类别的书法学习方法,涵盖16个基础笔画的学习及40个书法技巧。同时,我们还配备了实践学习与跟练,从基础知识学起,逐步引导读者掌握书写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快速提升书写水平。《书法入门到精通》是一本针对学习书法者的宝贵指南。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古今书法技法,包括基础笔画学习和书法技巧。重点
本丛书是安徽美术出版社2024年最新推出的书法临摹卡系列。遴选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采用彩色印刷,穿环装帧,配简体释文,便于读者零距离临摹。此册是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的篆书作品《庐山草堂记》,此帖为小篆,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使用长锋软毫,加重用笔的提按起伏,极大丰富了篆书的笔法。此帖
本丛书是安徽美术出版社2024年最新推出的书法临摹卡系列。遴选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采用彩色印刷,穿环装帧,配简体释文,便于读者零距离临摹。本册为清代书法大家吴让之以篆体书写的《崔子玉座右铭》,此座右铭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被萧统作为铭文典范二篇之一,收录于《文选》,受到后人景仰。吴让之所书此篇,篆书用笔浑
本丛书是安徽美术出版社2024年最新推出的书法临摹卡系列。遴选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采用彩色印刷,穿环装帧,配简体释文,便于读者零距离临摹。此册为元赵孟頫的行书两帖,其一《前后赤壁赋》,该文为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在人生最为失意、最为灰暗时所作的名篇。而赵孟頫其特定的人生观又形成了其特殊的艺术观,他书写的《前后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