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传统诗词爱好者与创作者入门读物。从体裁、声律、用韵、对仗、法度、宗旨等角度切入,归纳出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以问答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的诗体知识、格律常识、创作要点等深入、系统地加以呈现,书末附《对联的格律与技巧》《平水韵表》,可指导初学者创作出典雅有味的诗词作品。
基于诗词与地理的双向阐释,“诗词地理学”研讨诗词(通)及其与地理环境(专)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典型的“通专融合”大学通识课教材。本教材旨在丰富学生的修养与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与格调,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们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多方面(包括写作、阅读、气质、地理)的能力与素养,潜移默化德育于活波课堂气氛之中。本教材
《对韵词书》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诗韵新编》等,并参照《佩文韵府》编纂而成,旨在为文学爱好者,特别是钟情于诗词曲联者提供一套案头查询工具。手册遴选常见标目字约三千个,其中吸字配词10个以上的高频字约五六百个。对高频标目字或词,用字型加重表示。
《中国新诗与普希金影响研究》以普希金与中国新诗为对象,以两者之间的关联为研究线索,描绘出在历史、文化、思潮等多元背景交融下,普希金及其作品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并探索其外在原因和内在规律。本研究对中国诗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书稿汇集相关研究名家思想精华,包容古今,桥架中俄,既见地深邃、又启人思考,总的来说是一
本书稿分理论篇与实践篇,共九章,针对目前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创作现状,在全面介绍儿童绘本的概念、发展历程、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引领及儿童的审美表现与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价值、表现形式及创新应用策略,旨在引导广大儿童绘本创作者们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绘本创作中,为儿童提供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已经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本书拟以《红楼梦》霍克思翻译本中的四位女性人物,即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与王熙凤为例,运用认知识解理论考察她们在译本中的形象及其与原著中形象的差异,并分析导致变化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全书共分九个篇章,包括绪论,《红楼梦》人物形象英译研究,认知识解理论及其在翻译研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本书依据中国网络文学和媒体发展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材料和相关政策法规编写而成。本书深入研究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历史演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等方面,揭示了中国网络文学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发展轨迹,探讨了媒体技术对网络文学创作、传播、商业化等方面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网络文学现状和未来
本书是一本文学评论集。本书属评论家文丛之一种,该文丛选取了十多名不同类型题材的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系统性整理,针对性地分析,探究其内在意蕴,特别是其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整体分析,发掘网络文学“豫军”在文学创作中对中国故事、华夏文明的书写与传承。另一
本书是一部研究在晚清诗坛取得诗名的诗人在晚清及民国时期所创作诗歌的学术专著。主要以宋诗派领袖陈三立、中晚唐诗派领袖易顺鼎、汉魏六朝诗派领袖王闿运为代表,从诗人个案研究入手,对诗歌创作的背景、主题、体例,诗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诗歌创作对诗人构建自我精神世界的影响与作用等进行深入剖析,反映了在以白话文创作为主流的时代古体诗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一本关于声律的蒙学读物,与《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并称“吟诗作对三基”。全书按《平水韵》的平声三十韵编写,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典故等,按照事物相关或相对的原则作对句,从易到难,从简至繁,循序渐进,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本次整理以通行本为底本,采用大字号、全注音方式,既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