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个章节,第1章绪论,第2章工程状况,第3章安全管理,第4章运行管护,第5章管理保障,第6章信息化建设,第7章标准化达标。本书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贵州省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以标准化管理为出发点,补齐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短板,按照水利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综合管理研究》一书主要介绍作者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流域内水资源利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治理等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水源区概况、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水源区水土流失类型研究及划分、水源区不同区域生态控制及修复、水源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后
本书针对水利部提出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依据风险管理理念,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特点,提出风险识别、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工作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分析工程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存在的脆弱性,评估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形成对应的风险隐患清单,防范和化解潜在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
本书以培养水利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专业特色和专业教学情况编写而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用性、综合性及实践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作用、特点和标准;各种类型大坝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水闸、溢洪道、水工隧洞、水工闸门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水利枢纽规划和水利工程管理等,涉及内容非常繁杂。本书较系统
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作为大型水库的重要坝型之一,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枢纽,目前我国在役混凝土重力坝多建造于20世纪60-70年代,经多年运行,重力坝已出现裂缝、碳化、钢筋锈蚀、渗漏等诸多病害,其中最严重最普遍的危害是裂缝问题。基于此以辽宁省葠窝水库为依托背景工程,对现场裂缝进行检测,对钢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力学特性分析,运用
汪胡桢,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近代首批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走出的水利专家。他为规划和治理淮河做出了卓越贡献,并成为治淮战线上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曾高度评价他:“汪先生的智慧深邃,成就显著,品德高尚,精神感人,作风严谨,生活简朴,他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人
《青衣绝佳处毗卢古堰在——东风堰》是一部关于东风堰建设、发展和申遗过程的历史文献,收录了近100幅珍贵的近现代历史图片,涵盖东风堰的区域概况、工程历史、建设管理、遗产价值、世界遗产与东风堰以及相关征文,这条来自明清时期的古堰,最终发展成综合性水利骨干工程。本书客观翔实地记载了东风堰的建设发展过程、体现了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5000年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自古以来灌溉对于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以灌溉文明为特点的农耕文明,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基础。本套丛书系统梳理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7项工程的工程历史、工程描述、工程创新、工程贡献、工程现状以及目前的保护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