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卷》收录丛书类代表性典籍27部,本书为《医学准绳六要》。《医学准绳六要》约成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共含子书六种十九卷,又名《医学六要》,乃张氏博采群书,各萃其要而纂成。含《经络考》一卷、《四诊法》一卷、《病机部》二卷、《运气略》一卷、《本草选》六卷、《治法彚》八卷。此书虽名“六要”,然包含诊断、中药、方剂
《中华医藏》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具体实施。是以中医古籍(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原书影印为基础,集保存、整理、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
近代中医生存于国门渐开,西风日盛之时,全体国民痛定思痛,有识之士群起改制的大潮中,或主动或被动,都必须思考留续传统及与现实共存的问题。“中西汇通”思想,自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84)、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1893),就已明确提出折衷归一,存其互异的宗旨,至张锡纯在《绍兴医药学报》发表文章(1909),提出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从历代中医经典著作中摘选近千条具有代表性的条文,以总论、分论为总纲,细分中医经典理论及具体病证,逐条述之;结合古今语言习惯及中医药条文的特征,对上述摘选条文进行逐条解释;另外,对于密切联系的条文,通过查阅中医历代医家的学术观点,以诠释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再者,通过对古今医案
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收录胡耀贞遗留下来的七种医武著作、两篇学术论文。第二编收录胡耀贞传承、胡丽娟收藏的珍贵医武文集。第三编收录胡耀贞年谱及研究胡耀贞的论文。第四编是胡耀贞弟子、再传弟子的回忆文章。
本书由清·黄元御撰写,作者将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四圣典籍精蕴。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本书是一部以临床为主的综合性医书,集中体现了黄氏的学术思想与理论建树。
本书将陈修园医学著作中久负盛名、流传甚广的《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从众录》《时方妙用》《景岳新方砭》5种名著汇集整理,合为一册,方便读者查阅和收藏。陈修园著作的显著特色,是融贯《内经》之旨和《伤寒论》之法,论证治法悉遵古训,将先辈诸贤之论与仲景学说并列合参,畅达经义,参以已见,或加评论,或附治验,连在一起则
本书收录黄元御医学著作11种,包括《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伤寒说意》《玉楸药解》《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素灵微蕴》《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书中整理选择精善本,精勘细校,并对文中疑难字句进行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