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8卷,阐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与70余种血证的辨治。理遵《内经》《难经》,法崇仲景,间参东渐之西学,创新血证理论,丰富血证临床,实补唐以下医书所不逮。本次整理选取底本版本精良,对书中条文进行注释、提要和精解,并加入临床医案,附有按语解读。
《时病论》共8卷,本书对《时病论》予以解析,每卷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黄帝内经》论四时病的“大意”,采用原文、注释、提要、精解的体例形式编写;第二部分“拟用诸法”,采用《时病论》创制的“以法代方”“以法统方”,拟用诸方皆以法名之,设有医案举隅栏目,列举古代或现代临床医案,每案后附按语,旨在突出医家独到的辨治特点及指导
《证治汇补》,内科著作,凡8卷,清代李用粹编撰,刊于1687年。是书汇集清以前内科杂病及五官科疾病的证治经验,又补入李用粹本人的临床心得体会和见解。全书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8门,论及中风、气症、发热、痿躄、泄泻等80余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
卢秉久教授,男,1961年1月13日生人,中共党员,祖籍辽宁省,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主编卢秉久教授从事肝病研究4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疾病,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问到临证——卢秉久医案医论集》以卢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医脾胃病临证”的医学专业类图书。本书将理论阐述与经验总结相结合,集理、法、方、药于一体,在论述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个人的用药特色和临床心得体会。本书第一章阐述了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渊源,第二、三章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了临床治疗最基本的五大法则,可为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四、五、六章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引起咳嗽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本书系统总结了自《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主要医家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了咳嗽的临床辨治要点;并且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从中医与西医的角度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咳嗽的辨证论治进行系统的论述,同时介绍了
本书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这个中医理念,介绍了一系列养肝、补气血的方法,使女性气血充沛、气色好,不生结节、不长瘤。此外,本书还从疏肝气、清肝火、祛寒湿、调情志等方面,为女性量身打造健康方案,精选100多个家用小验方,改善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
本书是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可供中医学、中西医临床等本科及以上专业教学使用。本书是一本系统、规范的内科临床技能培训教程,旨在提高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规范教师及医学生进行正确操作;还可进行考核以检验医学生临床技能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本书共分为6章,涵盖中医四诊技能、西医问诊、体格检查技能、常用穿
紫癜既是一类肌肤体表出现的出血症状,也是一类以皮肤出血为特征的疾病,中医、西医对于紫癜的认识基本相同。紫癜在皮肤上以出血点、紫斑等为主要表现,除血液科外,儿科、皮肤科、风湿科等也不少见,尤其是儿童与老人患者较多,越来越引起医生与患者的关注和重视。在此我和团队将多年来的学术观点、辨治经验、临证医案等内容加以梳理,编辑成册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由清代王士雄所撰的为霍乱著作。本书分为病情篇,治法篇,医案篇和药方篇,第一、第二篇先论霍乱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预防,第三篇论述古代名医及王氏个人有关霍乱的临床医案,第四篇论及霍乱常用药物的药性和治疗方剂。《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不仅在证治方面提出了详尽的理法方药,而且强调要保护水源清洁,倡导“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