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共分成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文学与文学旅游,以及中国旅游文学的发展史;第二章为旅游诗歌;第三章为旅游散文;第四章为旅游小说;第五章为旅游楹联;第六章为旅游广告文案;第七章为旅游解说词(《中国旅游文学教程》目录附后)本书收录的作品从先秦开始,以中国旅游文学作品为内容,全面反映中国旅游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情况。
本书是一本文学研究论集。作者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笔名公沙,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其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创办了新亚书院,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代表著作有《钱宾四先生全集》等。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诗
本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柳青研究的前沿收获。收录了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老、中、青三代学者围绕柳青作品的文学史地位、思想意义、政治意涵等展开的崭新讨论。很多论文对《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柳青代表作采取历史、文学、社会、思想的交叉视角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解读,重新阐发其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作为最富盛名的人民文学作家,柳青
《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是国古代文论宝库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伟大的著作,其学时地位和影响自有公论。郭晋稀先生在《龙》学园地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造诣甚深。无论是对《文心雕龙》篇次的订正,对该书通行本文句的校勘,对刘彦和世界观、文学观的研究,还是对《龙》学相关理论
中唐之世,文坛鼎革,政局谲诡动荡。韩愈在“为文”与“行道”的仕宦历程中,着意创作了一类“与异世者语”的托讽现实之作,它们往往以奇崛诡怪、委曲漫长的面貌出现。千年以降,许多学者对这类作品进行考证、阐发,虽不乏创获,但由于时代辽远、用事邃密,诗文旨意及相关本事难得确解,竟成学术史上的重重疑案。 本书在唐代文学史、政治史、思
本书是关于一代作家成长的文学批评之作。张莉对20多位与自己同时代的“70后”作家的创作,进行了整体意义上的把握与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着她个人对时代生活的独特理解。张莉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那些“70后”作家画下最初的文学形象;寻找到他们作品里那些潜藏着的、正在萌芽的艺术品质并进行阐释;尽可能及时地给一位新作家最初的
沈从文是一位推崇超政治文学观,坚持文学独立自由立场的文学家。他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追求的是一种借书写小说而达到诗歌的抒情境界。以“抽象的抒情”展现生命的美丽,表达对生命的体悟。以期待“把生命引导到一个崇高的理想上去,激发生命离开动物的人生观”,重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给
本书主要研究春秋时期周、鲁、齐的98个世族作家,涵盖王族、公族、家族、士族等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173位世族作家,逐一考证其族属、世系、事略暨文学创作活动,从王室、同姓公室、异姓公室不同侧面展示春秋时期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本书将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结合进行研究,避免了以往研究空间重南轻北、研究时间重末轻初、研究视域缺乏
路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具才华而又富争议的重要作家,贡献有《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等众多优秀作品。本书尝试全面把握路翎创作历程和各时期相关研究成果,探究作家生平与作品间的复杂联系,并探讨时代语境与作家活动时空的关联。以“落后书写”为核心论题,作者摆脱了“进步/落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集体/个人”等二元对
本书是中国宴饮文学史的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中西方日神、酒神与酒仙等文化模式理论,从《诗经》酒诗、汉代酒赋为代表的日神文化模式,到陶渊明、白居易和苏轼宴饮文学为代表酒仙文化模式;从楚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到李白、陆游、辛弃疾、《水浒传》宴饮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式酒神文化模式;从酒令、酒词发展起来的浅斟低唱文化现象,到元杂剧日神